近日興業銀行暫停部分房地產業務、杭州等地紛紛傳出樓盤打折消息、開發商大佬們對今年的樓市也大都抱有負面看法,看跌樓市的市場情緒隨之彌漫,這幾年來開發商手里囤積了多少房子?他們手中的房子囤積量又在以怎樣的速度攀升?分城市看,各城市的存量又有多大?哪些城市住宅供應過剩?樓市風險幾何?
20城市樓市存量排名
單純從庫存量來看,最高是青島,緊接著的是上海、廣州和北京,常住人口僅有八百多萬的青島,不到北京的一半,庫存量卻是北京的兩倍多,此前青島的旅游業品牌效應下,吸引不少投機者前來購置房產,導致房企在青島的樓市開發過于激進,與高庫存息息相關。在這樣的基數下,青島庫存仍在以同比20%速度在攀升,說明去庫存化已經很成問題。
目前高庫存的城市且風險較大的主要分布在兩類城市,一是發達城市群中的邊緣城市,如溫州、杭州。二是三四線城市,如濟寧。
20城市樓市存銷比排名
此前傳出樓盤打折消息的杭州在上述榜單僅排第13位,可見存在房價下行風險的城市不在少數。此類城市土地較廉價,過去經濟的支柱就是房地產業,導致郊區大盤開發過大,庫存高企,壘高了樓市崩盤的風險。
榜單中排名靠前的濟寧、杭州、溫州1月份的房價都出現了環比下跌,從整體來看,一線城市的存銷比都相對合理,去化周期較短,特別是北京,去化周期較長的城市基本都集中在在三四線城市。
全國樓市庫存變動
從全國的商品住宅存量來看,2011年以后,每年增幅都超過了30個百分點,商品住宅供應量的不斷激增是目前看跌房價者所持的基本理據之一。
行業層面的大范圍降價,在過去10年發生過三次,第一次是2005年,第二次是2008年,第三次是2011年,除了2008年庫存,其中2011年與2008年的房價大跌都有著庫存激增的背景,即使是2005年,也是在全國庫存已經有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