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地塊“調規”再入市的趨勢正在多城土地市場蔓延。
據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8月21日消息,廣州市黃埔區擬開展新化快速路以西、金洲南路以北地塊(AP0801規劃管理單元),深井社區金洲大道以南地塊(AP0802規劃管理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將進行新增產業用地、完善區域配套、新增商住混合地塊等調整,目前已啟動公開征詢意見工作。
8月18日,寧波城宏置業以19.3億元底價競得寧波市江北區一宗地塊,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塊也是一宗經過收儲、調規后再入市的地塊。此前,該地塊曾于2022年6月由寧波城投以30.3億元底價競得。今年6月,該地塊以18.17億元被收儲,進行調規后于7月重新掛牌出讓。重新掛牌后,地塊不僅調整了起拍價,還優化了開發指標,如將部分商住地塊改為純宅地、降低容積率與限高,并取消原規劃的幼兒園,更貼合當前開發需求。
業內人士指出,這一現象的背后,是前些年土地出讓量大、地方城投托底現象嚴重,導致不少城市土地庫存規模較大,且部分地塊規劃條件已不適應新形勢。
而土地“調規”不僅成為盤活存量土地的有效手段,也促進了土地供應從“量”到“質”的轉變升級。
多城地塊“調規”后重啟出讓
除上述地塊外,近期已有多座城市的地塊通過“調規”重啟出讓,且部分地塊引發房企積極參拍。
8月15日,華潤&招商聯合體以86.4億元總價競得了深圳寶安區A002-0108地塊,溢價率35%。實際上,該地塊為原計劃于今年4月30日出讓的寶中西組團南街坊地塊A002-0060宗地,原起始價為86.27億元。由于在競買保證金截止后仍無房企報名,隨后宣布中止出讓。
今年7月,該地塊重新掛牌,容積率從5.7降至3.4,且住宅占規定建筑面積比例提升至近90%;大幅降低商業用地配比,起拍價格也降至64.09億元。整體來看,地塊調規后開發門檻明顯降低,對房企吸引力增強。
就在不久前,深圳龍華區也有一宗地塊“調規”后再出讓。8月8日,深業聯合體以17.89億元總價摘牌龍華上塘A815-0037宗地,溢價率約15.12%。該地塊原為上塘醫院(01-13)地塊預留用地,今年4月19日深圳規劃局通過規劃調整為居住用地。
8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發布2025年第四批次局部地塊控規及調整公示,月亮灣及湖東各新增1宗住宅用地,而兩宗地塊均由商辦混合用地調整為了二類城鎮住宅用地。
稍早之前,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7月末將南沙區南沙街道市民廣場北地塊、金洲地鐵站東北側地塊兩宗商業用地調整為商住用地。
7月23日,贛州市蓉江新區多宗地塊的規劃也進行了調整,調整同樣涉及“商改住”。
土地“調規”趨勢將延續
由于當前樓市端表現持續低迷,房企現金流并未得到明顯改善,房企投資意愿大幅減弱。據克而瑞數據,截至2025年7月,銷售TOP100中仍有半數房企尚未有新增土儲入賬。
在此背景之下,房企拿地愈發謹慎,只聚焦收益確定性高和現金流回籠快的項目。而地塊“調規”這一舉措,正符合當下市場趨勢。
通過減少商業用地比例、降低容積率等調整方式,地塊的開發價值與市場吸引力得以提升,同時有效降低了房企的開發強度與資金壓力,進而推動房企拿地意愿回升。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城市供地策略不斷優化,調規后的地塊更符合市場需求,高品質住宅供應增加,以“好房子”為導向,改善供應結構,滿足改善性需求。這也有利于促進房企拿地信心的恢復,提升房企參拍積極性。同時地塊開發門檻降低,能讓更多房企參與開發,提升市場活躍度。
而多地推進地塊“調規”的背后,也有明確的政策支持作為支撐。2024年6月,自然資源部、發改委聯合下發《關于實施妥善處置閑置存量土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三個方面18條舉措處置閑置存量土地,明確鼓勵地方政府“收、調、供”聯動,為調規提供了政策依據。
業內普遍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土地“調規”仍將是各地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激活土地市場活力、緩解房企開發壓力的重要手段,這一趨勢將持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