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1日報道,在最近宣布冷卻措施之后,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的房價增速有所放緩。但5月1日公布的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CREIS)對100個城市的追蹤調查顯示,靠近一線城市的城市和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城市房價出現大幅增長。
報道稱,廣東惠州和靠近上海的昆山這類城市增長最快,新建住宅價格環比分別增長6.3%和6.06%。在蘇州,新建住宅價格上漲5.49%,而在南京,新建住宅價格上漲4.73%。
分析人士說,在房地產市場升溫的城市,地方政府將很快出臺更多冷卻措施。但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由于一些小型內陸城市的需求依然疲弱,距房地產市場全面復蘇還有一段距離。
CREIS的數據顯示,上月100個城市的新建住宅平均價格上漲了1.45%,達到每平方米11467元人民幣,相比3月1.9%的漲幅有所放緩。在100個城市中,有71個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上漲,而在3月只有60個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上漲。4月有25個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下跌,還有4個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未變。
報道稱,有機構對288個城市的一項獨立調查顯示,4月有177個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上漲,而在3月,有152個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上漲。
4月深圳房價環比漲幅降至2.84%,3月的漲幅是3.6%,2月漲幅是5.4%。但同比來看,深圳房價上漲了59.88%。4月北京房價環比上漲2.03%,而廣州房價環比上漲1%。上海4月房價僅上漲0.92%。但同比來看,上海房價上漲了21.18%。
報道稱,上海和深圳最近引入了一系列嚴格的措施來冷卻需求,其中包括讓外地人更難在這些城市買房。一些機構稱上海和深圳的銷量依然受到抑制,但CREIS稱,在南京和武漢以及靠近一線城市的城市,需求依然強勁。
萊坊房地產經紀公司的紀言迅說:“這波復蘇是否可持續將取決于整體經濟形勢。”
有業內人士對中國房地產市場復蘇表示懷疑,“四線城市對住房的需求依然疲軟。沒有跡象表明這些城市能去庫存”。
該集團的數據顯示有101個城市的房價出現下跌,貴州安順則出現了最大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