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為去庫存元年,包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去庫存指示、降準降息政策的出臺、購房層面刺激政策的出臺等,都利好去庫存的實現。而“寬松”會是2016年樓市的關鍵詞。“眼前是消化庫存為主,不是以抑制房價為主。”任志強在“樂居創新峰會”上透露,在如何消化庫存方面,他預計中央會采取一些措施。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苗樂如也在“2016金鳳凰全球華人地產峰會”上表示,“我們國家過去搞保障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北京現在的自住房,其實都是保障性的。抓住發展先機應該是2016年整個市場的基調。我們現在面臨去庫存的情況,需要開拓新的需求點。”
那么,中國房地產的真實庫存是多少呢?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在任志強看來,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庫存情況比2008年還要嚴重。“2008年,政策上進行刺激的時候,2009年房價迅速上升,2010年樓市開始回暖。那是因為2008年樓市沒有大量庫存。現在之所以說比2008年還差,是因為現在有大量庫存。”
據任志強測算,當前庫存量已經接近7億平方米,該庫存指的是竣工而沒有銷售的房子。這里面包括住宅4億多平方米,寫字樓和公建2億多平方米,同時還包括了未銷售的竣工車庫配套等面積。
任志強分析稱,當前最大的問題在于,有相當一部分庫存是無法消化的。“以全國房地產一年近13億平方米的銷售面積來看,接近7億平方米的庫存并不算多。但問題在于,這其中有大量庫存屬于很難消化的部分。換句話說,只能炸掉,不會因為任何政策而消化掉。”
任志強的擔憂主要在于三四線城市。而從監測數據上看,經過近一年的樓市寬松刺激政策,絕大部分一二線城市的庫存情況整體已經開始好轉。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被監測的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26090萬平方米,環比減少1.0%,同比減少4.4%。2015年9月份,庫存規模在連續6個月出現環比下跌的基礎上,首次出現上升。第四季度則呈現逐月下滑態勢。同時,在庫存同比增幅保持連續53個月正增長后,8月份首次出現負增長。9-12月份延續這一趨勢。換而言之,目前已出現了連續5個月庫存規模同比負增長的態勢。
2015年12月,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為11.8,這也意味著市場需要用11.8個月的時間才能消化完這些庫存,該數值相比11月份的12.3個月收窄了0.5個月的水平。目前存銷比為近28個月新低,大體相當于2013年8月份的水平。同時,這也是28個月以來存銷比數值首次低于12個月。
從庫存角度分析,當前一二線城市房價已經出現上漲壓力。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表示,2015年第四季度,35城去庫存周期總體處于低位水平,會進一步加劇此類城市房價上漲壓力。尤其對于一些重點城市而言,去庫存周期遠遠低于12個月的水平,后續房價看漲預期會繼續強化。一線城市12月份市場總體活躍,已經連續12個月存銷比數值低于12,這也是近期一線城市房價出現較明顯上漲的原因所在。
比如,存銷比下降最快的北京近期就出現了房價上漲趨勢。陳志認為,北京市場分化還在加劇,2016年必然會出現市場細分,房價則必然上漲。但2016年整體成交的數量不會有特別向上的動力,反而會有下行壓力。所以成交量下降和房價上漲,這種背離關系將在2016年表現得很明顯。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也認為,北京房價還是會上漲。北京的政策從年初就有了明確的方向,無論是貨幣政策、限貸政策還是調控政策都會比較寬松,因此“寬松”會是2016年樓市的關鍵詞。
另據一財網報道,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日前發布《2015-2016年度全國房地產市場報告》指出,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大,需要房地產市場復蘇,貨幣政策和房地產政策仍將繼續放松,商品房成交繼續上行;中央明確化解房地產庫存,將陸續出臺針對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政策,幫助農民工在城市購房,三四線城市成交量將有所反彈。
報告認為,2015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由降轉增,當前正在復蘇的上升通道中,根據以往走勢,復蘇還將延續一段時間。預計2016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可能持續小幅增長,預計全年同比增幅為5%,成交量將創歷史新高。
在成交量繼續上揚的同時,價格也受到影響。報告預計,2016年全國商品房成交均價繼續上升,全年增幅為7%左右。主要原因包括,隨著財稅、貨幣信貸和樓市政策環境的進一步寬松,商品房成交量穩步增長,多數城市庫存壓力減小,供求關系改善有利于房價上漲;二是價格變化滯后于成交量,2016年成交量增速放緩,價格漲幅將基本持平,將高于成交量增速等。
不過,不同區域之間的分化仍會繼續。在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核心城市價格繼續堅挺向上的同時,廣大三四線城市在庫存壓力之下,需要適當調整價格以加快去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