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在購買商品房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方方面面,如何最大限度避免可能出現的差錯,在此提醒購房者注意用途、層高、建筑容積率與建筑密度和綠化率這四點關鍵因素。
1、用途
有些預售許可證上的房屋用途寫的是公寓,這是一種模棱兩可的寫法,公寓就是住宅,公寓不等于商住兩用。目前買這種商住兩用房開公司的現象大量存在,的確能得到繳稅低、貸款高等利益,但長遠利益是否能得到保障仍是一個未知數。而以自住目的購買“商住兩用樓”,則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2、層高
層高的影響因素包括樓板的厚度,購房人自己在房間內量的高度叫凈高,因此購房人最好要求房地產商在合同中能說明樓層凈高。
3、建筑容積率與建筑密度
建筑容積率是指小區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全部建筑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附屬建筑物也計算在內,但應注明不計算面積的附屬建筑物除外。房地產商為了少交土地出讓金,往往也不把地下車庫算入建筑容積率。建筑密度不同于建筑容積率,它是指小區所有建筑基底面積之和與規劃建設用地之比。規劃建設用地面積是指小區用地紅線范圍內的全部土地面積,包括建設區內的道路面積、綠地面積、建筑物(構筑物)所占面積、運動場地等等。
4、綠化率
房地產商通常在廣告中使用綠化率一詞,其實這是一個不準確、不規范的用詞。在國家關于園林綠化的用語中,準確的應為“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兩種叫法。綠地率是指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與小區用地的比率。距建筑外墻1.5米和道路邊線1米以內的土地和地表覆土達不到 3米深度的土地,不管它們上面是否有綠化,都不計入綠地面積。綠化覆蓋率是指綠化垂直投影面積之和與小區用地的比率。樹的影子、露天停車場可以中間種草的方磚都可算入綠化覆蓋率,所以綠化覆蓋率有時能做到60%以上。購房人要注意房地產商在銷售樓盤時宣傳的綠化率實際不少是綠化覆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