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層提出房地產去庫存之后,關于如何去庫存的建議和言論層出不窮。
11月20日,在易居沃頓中國房地產投資人高峰論壇上,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任志強指出,中國房地產業目前面臨去庫存壓力,最有效去化政策是減免稅收,在政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住房個貸利息沖抵個人所得稅。
11月1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提出要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持續健康發展。這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首次對于房地產庫存表態。
緊接著第二天,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也提出,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帶動住房、家電等消費。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房地產業現在總的庫存量已經達到6.9億平方米。任志強認為,這種勢頭還在繼續,有可能會超過7億平方米。
他提到,應對去庫存最有效的辦法之一,是用住房個貸利息沖抵個人所得稅。減免稅收促進去化此前曾有過成功案例,1999年的上海(樓盤)為了消化庫存宣布購房減免個人所得稅,并增加了“藍印戶口”政策,上海很快扭轉了庫存量太大的現象。
他表示,發達國家也基本上都用這樣的方法來鼓勵消費者或者是居民自己解決住房問題。有限額地進行個人所得稅的減免,把貨幣資產變成實物資產進行轉換,這是大多數國家在研究的一個方法,如果中國用這種方法對消化庫存也許會非常有效。
任志強指出,目前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庫存增速上升,對于宏觀經濟來說是相對危險的。9月份數據顯示,房地產投資是負增長,他預計負增長還會繼續,投資在短期內不會迅速上升,所有房企都面臨去庫存壓力,政府必須出臺政策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任志強分析稱,目前房地產企業出現了分化現象。中國的房地產因為不可移動性,在之前給了三四線城市的一些小企業生存空間。但目前一二線城市的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三四線城市沒能出現這種現象,因此這種情況下出現的庫存壓力還是需要政府參與才能解決。
高庫存對于房企而言也意味著風險。此前的11月12日,在民生銀行不動產金融年會上,任志強還表示,房地產企業應該好好算一算,如果庫存超過了企業總資產的30%-40%,那就說明很危險了;如果到了50%-60%,那就非常危險;如果在70%-80%,那企業基本上就死了。
任志強還提到,今年房地產的銷售增長有望超過歷史最高峰2013年,但又和2013年有巨大差別。2013年是在價格上漲的過程中銷售上漲,而今年是在價格低潮,尤其是個人消費信貸、利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出現了銷售增長。這說明老百姓還是有潛在購房需求的,但是價格的承受能力可能正在逐漸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