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樓市復蘇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多次降息降準,同時房貸政策放松。去年的“9.30”政策和今年的“3.30”政策,有力地降低了房貸成本和門檻,有效地促進了購房需求釋放。
8月25日晚,央行宣布降息0.25個百分點,降準0.5個百分點。這是今年以來第四次降息、第三次降準,力度超預期。顯而易見,這標志著我國貨幣環境進一步寬松。那么這對樓市有何影響?
應該說,本輪降息降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針對房地產。央行的解釋是,降息主要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健康發展;近期完善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報價機制,降準能彌補流動性缺口。這就意味著,降息降準主要還是為了經濟穩增長,另外對沖人民幣貶值所造成的外資流出。除了支持經濟發展,還有一個緊急而直接的動機:穩股市。然而,股市運行自有規律,單靠降息降準,盡管能夠暫緩跌勢、有所反彈,但并不會改變市場運行方向。
可是,房地產卻很可能是降息降準的最大受益方。房地產業對于貨幣政策和流動性非常敏感。去年四季度以來,全國樓市出現復蘇,其中以一線城市表現最為突出。而同期經濟并未好轉,說明經濟面并不支持樓市回暖。
其實,當下樓市復蘇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多次降息降準,同時房貸政策放松。去年的“9.30”政策和今年的“3.30”政策,有力地降低了房貸成本和門檻,有效地促進了購房需求釋放。
本次降息之后,五年期基準貸款利率由之前的5.4%降至5.15%,明顯低于2002年、2003年的5.76%,創新中國成立后的最低水平。這對于貸款買房的人而言,屬于明顯利好。尤其是首套房貸,部分一二線城市還有一定折扣。另外,公積金貸款利率由之前3.5%降至3.25%,已經明顯低于無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4.5%左右)。這就意味著:購房者應全額使用公積金,用不掉的自有資金可買銀行理財產品,賺取利差。這種超低房貸利率,在歷史上極為罕見,等于國家在補貼購房者。只要屬于自住需求,為什么不貸款購房呢?
當然,也有相反的意見認為,近期國際金融市場比較動蕩,歐美股市大跌,諸多國家貨幣爭相貶值,國際油價一度跌破40美元大關。在這種形勢下,國內樓市也將出現大幅降溫,房價也會大跌。
其實,沒必要那么悲觀,金融動蕩暫難沖倒樓市。美國和歐洲經濟穩中趨增,是全球經濟的脊梁,發達國家經濟穩健,則很難出現全球性金融危機。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形勢確實不樂觀,比如巴西和俄羅斯就很糟,貨幣貶值難以避免,但中國經濟明顯強于前二者,人民幣雖然在8月中旬急貶了3%左右,但幅度不大,對樓市沖擊極其有限。
更關鍵的是,低息環境之下,樓市很難出現大跌。一般而言,在資產泡沫長大的過程中,貨幣由松轉緊,容易刺破泡沫,引發資產價格大跌。而過去幾年,全球主要經濟體處于低息環境,去年以來我國也多次降息降準,實際利率明顯下滑。今年7月份,全國金融機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97%,自2011年以來首次回落至6%以下。這種寬松貨幣環境之下,全球樓市不可能大跌,我國房價更不可能大跌。
預計未來半年,房價仍將維持適度上漲。或許,明年下半年和后年,經歷上漲后的樓市會再度降溫,但也屬于短周期性質的調整,總體態勢是漲跌交替,螺旋式上升。如果屆時國際金融環境依然動蕩甚至惡化,加之美國加息,全球貨幣環境趨緊,中國樓市降溫的壓力則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