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發表文章稱,若根據人口結構的變化來分析房地產市場的走向,未來二十年,中國住房需求將迎來劇烈變動,住房市場將嚴重分化。對此,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劉艷在《我財經》節目中表示,從長遠來看,人口數量對住房需求的確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未來中國人口數量的絕對值是上漲的,只要是上漲就說明住宅需求始終存在。一線城市人口的增長使住房需求的聚集區域發生分化,而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又催生了養老地產的出現,住房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
不過劉艷指出,一個階段的住房需求歸根到底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供求關系會因為各種因素而發生變化,比如計劃生育和戶籍制度改革等政策性因素以及不斷變化的投資觀念等等,人口結構變化對某個時期住房需求的影響,不能簡單量化地去推算,必須要根據不同階段的實際情況來具體分析。
以下是本條新聞的播報內容:
根據人口結構變化研究房地產市場走向一直被視為住房需求評估的基本方法。《經濟參考報》發表文章稱,未來二十年,由于城鎮化、戶籍制度、計劃生育政策等多因素的綜合作用,我國的人口結構和住房市場將會迎來一個相當長的調整期。中國城市住房需求的總體走勢將會呈現出“上升—平穩—下降”的“倒U型”特征,住房市場將出現嚴重分化。
為了防止人口結構的周期性波動給住房市場帶來大起大落的影響,文章建議加快推進住房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和相關人口政策的調整。可考慮全面放開兩孩政策來穩定住房需求主體,嘗試宅基地、房屋和土地使用權跨區域調配置換,推進“以房養老”政策,并建立以人口基本面為導向的分類城市住房調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