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江門住建”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規定,本市戶籍居民有3套或以上住房者,限購新建商品住房。外地戶籍居民分情況限購,未購房者,提供半年以上本市連續繳稅或社保證明,允許購買1套新建商品住房。至此,廣東珠三角九市僅肇慶暫無新政。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在珠三角城市經濟排名中,江門相對靠后,限購僅針對熱點區域新房,去庫存意義大于控房價,不設限的二手房市場或將日漸活躍。
近來種種跡象顯示,樓市調控持續加碼,且出現向三四線城市擴圍之勢,熱點區域及城市周邊首當其沖。
調控不斷升級,新房不能隨意漲價
從三四線城市江門的情況來看,此次新政還算相對寬松,銀行貸款首套房首付最低三成,二套房首付最低四成。目前限購政策的執行區域為蓬江區(全區)、江海區(全區)及新會區會城街道。
中原地產分析人士表示,此舉旨在通過限制本市戶籍居民購買第三套房,以及通過認戶籍和社保等手段,限制外地戶籍投資客購房,以減少交易量。江門限購政策,以限制購買資格為主,以限制外地戶籍買家為主。自2016年10月至今,廣東珠三角九個城市中已有八城出臺樓市調控新政,僅余肇慶暫無動靜。
從調控措施來看日趨嚴格,且各地調控思路趨于新房不準漲價,出奇地一致。在3月17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文“確保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價環比不增長”后,“新房不能漲價”正在成為各地房地產調控的一致思路。
4月20日,武漢市房管局召開房地產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部署會宣布,嚴格把好商品房預售備案關,將房價維持在現有水平,新開樓盤房價一律只能降,不能漲。同時,針對首期開盤的項目,房管部門將參照周邊同品質項目進行價格指導;多期開盤的項目,則嚴格按照前期項目價格進行備案。對于不接受備案指導價的樓盤項目,3個月內對其重新定價備案不予復議,暫緩發放預售許可證。
無獨有偶,山東省也出臺了不能隨意漲價的規定。山東省對捂盤惜售、變相囤積房源、惡意炒房等行為進行打擊,解決房地產開發企業囤積房源哄抬房價、中介機構擾亂市場、社會投機資本炒作商品住宅等違法違規問題。其中明確,開發商申請預售時,要一房一價申報,利潤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取得預售許可證后3個月不能漲價。
目前,針對當地房地產開發商以及中介機構的專項整治行動正在各地開展,限制高價樓盤入市、控制預售證發放節奏、新開盤不能漲價等手段,正被地方有關部門更多采用,以保證新房價格“環比不增長”。
除了新房,針對二手房交易環節,目前“限售”模式已擴圍近20個城市。據澎湃新聞統計,截至目前,包括成都、廈門、福州、杭州、青島、廣州、福建閩侯縣、珠海、承德、惠州、揚州、常州、長樂、徐水、啟東、白溝、海南、東莞、西安、濟南等20個城市規定針對個人或企業將名下住房上市交易的最短年限,要求在規定的年限期間,不得上市交易。
針對部分三四線城市樓市升溫,地方政府也在密切關注。以江蘇為例,目前南京、蘇州、無錫、徐州、句容、南通、常州等城市已經對樓市實施嚴格的調控政策,其中,南京、句容、常州已多次加碼樓市調控,省物價局表示,必要時將限購三四線城市。
市場信心回暖,行情依然相對積極
從市場成交最新數據來看,上周,隨著京津冀、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區調控繼續加碼,全國熱點城市成交保持平穩。其中一線城市成交環比小幅上漲,同比仍保持下滑態勢,北京、上海上周成交套數和成交面積環比小幅上漲,廣州新房上周成交量和成交均價保持平穩,深圳新房成交量價齊跌。二線熱點城市成交穩中有升,其中濟南、青島、蘇州等城市上周成交環比上漲;南京、重慶等城市上周成交量小幅回落。
為堅決遏制炒房,北京最近再添新政,嚴禁商辦、產業項目改作居住用途。至此,商業辦公類項目以及涵蓋科研、工業、酒店、旅游、文化、娛樂等六大類別的產業項目都已經被明確要求不得擅自變更為居住用途。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認為,嚴禁商辦、產業項目改作居住,實質就是為了遏制炒房,讓住房回歸居住屬性,也讓非居住用途的土地項目回歸它本身應有的屬性。
從房地產投資方面來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1月-3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累計人民幣1.9萬億元,同比漲幅自1月-2月的8.9%加快至9.1%;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達3800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3600萬平方米)增加5.7%。土地出讓金共計人民幣 1360億元,同比增長16.7%;平均成交地價達到人民幣每平方米 3593元,同比上漲10.3%。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11.6%至3.16億平方米。
1月-3月,房屋竣工面積累計達 2.30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2%。商品房在建面積自去年同期61.8億平方米增加至63.7億平方米。1月-3月,商品房銷售面積自去年同期的2.43億平方米增長至2.90億平方米;銷售均價同比上漲4.7%至人民幣每平方米7984元。這使得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長25.1%,達到人民幣2.318萬億元。
“3月份數據顯示房地產市場信心回暖。從重要指標的增長情況來看,增速或從低位回升,或從缺乏支撐的高位理性回調。”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區市場研究部董事簡可分析說。也就是說,過去六個月多地政府出臺住房限購、收緊貸款政策,但從2017年1月-3月數據來看,行情走勢依然相對積極。所有增長指標走勢向好,其中土地購置面積、住房新開工面積小幅加速增長,但房屋銷售面積增長放緩。與住宅市場相比,商業物業市場 (寫字樓與零售)的投資額與新開工面積加速縮減;而銷售面積與完工面積則由于此前基數較小,增速有所加快。
專家分析,銷售面積增速放緩,而投資與新開工面積相對平穩,整體而言政策似已達到預期效果。2017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9%。在此背景下,若住宅價格再次加速上漲,很可能會催生新一輪的調控政策。根據以往經驗,如果短期內政策調控能夠成功抑制價格上漲,則未來12-18個月內政策可能會出現松動。但未來究竟如何發展,仍待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