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國內房企收獲了近年來業績為靚麗的一季度銷售報告,不過,大部分房企有點笑不出來。在政策面、資金面全線收緊的背景下,一季度,房企銷售規模大漲或已透支購買力,而房地產融資規模正在大幅下降,美元債等債務面臨成本上升壓力,房企未來三個季度日子可能不好過。
從一季度已披露的銷售數據看,一季度已有三家房企超過千億銷售額,top10房企規模平均增長60%以上。周四,龍頭房企萬科公告顯示,1-3月份公司累計實現銷售面積988.2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502.7億元,同比去年一季度的752億暴增近100%。當日,恒大、融創、綠城、世茂等房企亦公布首季銷售業績,均實現大幅增長。
2017年一季度,中國規模前十的開發商銷售額平均增長超60%,達到331億元。對于今年房企開局的靚麗業績,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有兩個原因值得關注,其一,今年全國各地紛紛推出宏觀調控政策,當地市場在政策出臺前不同程度出現了提前消費的情況,導致銷售增加。其二,對于今年下半年的擔憂,以及融資難度增加,房企也加快了銷售速度。
2017年一季度,全國房企包括私募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等的融資合計僅649.5億,延續了4季度來的低迷狀態,同比融資規模下調幅度達到了83.8%。資金價格也出現了明顯的上行趨勢。
2016年,房企包括私募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等的融資刷新了歷史紀錄,全國房企合計全年融資額度達到了11376.7億,這也是歷史首次突破1萬億的年份。
但2016年從10月全面調控以后,房企的債券融資難度明顯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