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率 積極化解房地產庫存
6月以來,西安、成都、濟南等城市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棚戶區改造全面推行貨幣化安置。對新實施的棚改項目,貨幣化安置率不得低于50%,有條件的要進一步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對商品房消化周期超過18個月的區縣,實行全部貨幣化安置的剛性要求。
棚戶區改造實現貨幣化安置,即不再新建拆遷安置房、保障性住房,而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政府組織棚戶區改造居民自主購買安置房、政府購買存量商品房房源作為安置房和以貨幣形式一次性補償棚戶區改造居民。
部分二三線城市庫存居高不下,去化周期漫長,提高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率,不再新建拆遷安置房、保障性住房,而是鼓勵被安置對象進行住房合理消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房地產庫存的化解,縮短去化周期,穩定房地產市場信心,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各地紛紛推出獎勵政策 促進棚改貨幣化安置的實施
另外,各地紛紛推出了各種不同的貨幣化安置獎勵政策,著力于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率。
在濟南,對選擇貨幣化安置的實行分段獎勵,早簽多獎勵、晚簽少獎勵或不獎勵。而對棚改中選擇貨幣化安置的居民來說,購房還有望通過政府搭建的平臺享受“團購”價。
成都則鼓勵被征地農民購買存量商品住房,對于農民工和農民進城購買商品房最高可補貼房款總額的3%。同時,農民工繳存公積金6個月以上可使用公積金貸款買房等。
衡水則對低收入家庭住宅總建筑面積不足30平方米的,選擇貨幣補償時將按30平方米予以補償,補償后仍符合城鎮住房保障條件的,同等條件下優先予以保障。
棚戶區貨幣化安置廣受好評 成績顯著
據合肥在線報道,劉華寶作為此次棚改安置對象,近日他們一家一共領到85萬多元的安置費,劉華寶稱相比以往的實物安置,他更傾向于現在的貨幣化安置。一來,可以自主選擇喜歡的房子戶型和地段;二來,安置周期縮短,大大節省了租房時間。劉華寶的鄰居有不少住房富裕的,則表示將用這筆錢來投資置業。
這種貨幣化安置方式對于政府而言也有諸多利處,比如可以節約大量的安置過渡費和行政成本,避免社會不穩定因素產生,緩解老城區人口過于密集的壓力等。
棚戶區貨幣化安置給被安置對象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也給政府帶來了更多的利處,所以自實施以來廣受好評,并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據房天下查詢得知,濟南各項目簽訂拆遷協議的國有土地棚改居民中,選擇貨幣化安置的戶數已達50.4%,部分區域貨幣化安置率高達8成。徽州區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率達82.5%超過市定目標。其他城市仍在運行中,目前來看,前景良好。
關于棚改貨幣化安置,房地產資深評論人劉光宇對房天下表示,貨幣安置相對以前是一個進步。在過去,經常會遇到安排好卻難以滿足被安置居民的現象,比如對房子戶型不滿意啦等等。現在通過貨幣補償,讓居民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而且貨幣更直接,糾紛也會更少一些。另外,也希望政府通過回購商品房達到去庫存的目的,然后再將房子通過半市場的形式分配給購房者,具備一定條件的或租或售。其實這種辦法也能降低開發商的建設量,從而減少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