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經過去的幾個月,由于政策利好,樓市回暖,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價漲勢迅猛,但就在房價一路高歌猛進之時,剛剛出爐的《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No.13(2016)》開始唱衰房價。中國社會科學院相關課題組發布的研究成果認為,2016年房地產價格整體上將呈上漲趨勢,區域漲幅進一步分化。但從較長時期看,如果宏觀經濟增長繼續下滑,房地產價格有可能在2017年下半年再次出現全面下滑趨勢。
是的,你沒看錯,2017年下半年,房價有可能全面下滑?!
在《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No.13(2016)》中說房價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國人口減少的城鎮化率的減速,結合這兩點以及筆者認為的可能會引起房價下跌的原因來看看房價下滑可能的原因及房企的應對措施。
人口跳崖減少
人口紅利的消失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雖然現在已經開放二胎政策,但是,由于國內社會福利體制的不完善,到時小孩撫養和教育成本都異常高昂,真正敢生二胎的不多,正常來說,一對夫婦至少要生育兩個小孩,才能保證人口不減少,但是獨生子女一代成長起來,以及不敢生導致的只生一個行為的延續,中國必然迎來人口跳崖式減少。
人口就是需求,人口的劇減,必然導致剛需下降,農村人口已經明顯的蕭條衰敗,四五線城市需求也開始往大城市轉移,所以房價下跌首先從小城市開始,大城市有流入人口補充需求,但是,近些年,隨著產業轉移,人流流動率降低,非一線超級城市人口流入增速放緩,更可怕的是開發商供貨量卻在激增,我們后面詳談。
城鎮化進程放緩
2008年之后中國房價仍然一路向前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國4萬億救市計劃的對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推動,全國中小城市也開始造新城,新城樓盤林立。《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No.13(2016)》,城市化進程放緩,課題組認為,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1.27%,突破50%的拐點,意味著城鎮化將由加速推進進入減速推進的時期,房地產增長乏力。
被綁架的開發商
盡管從長期看,地產市場潛伏著風險,但是短期內,地產市場還是如火如荼,而且,白銀時代庫存加大,房企的競爭加劇,千億房企逐年增多,為了保住地位,房企都在搶低建房,激烈的競爭抬高了土地價格,進一步推升房價,導致庫存壓力更大,惡性循環,開發商被自己發展長大的需求和激烈的競爭所綁架,當房價不斷抬高,而需求又在減少,最后,很可能迫于高速發展的需求,避免資金鏈的斷裂,割肉降價求生存,所以被迫降價拋售,快速回籠資金。
社會文化和消費觀念的變遷
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文化環境也在開始變遷,90后、00后在富裕環境下長大,對房子所帶來的安全感依賴度降低,更向往自由,大城市很大一部分人都開始想逃離城市,只是迫于生計,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遠程協作辦公將越來越常見,人民可以擺脫固定城市的限制,房屋共享經濟也在興起,大大提高了房屋的利用率,以后可能更多人大部分時間生活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少部分時間來到城市居住在共享的租房里。必須買房的傳統觀念日漸淡泊,曾經作為房價“保護神”的丈母娘經濟將逐漸消失。
消費與投資的多元化
一方面,對于新生代,房子不再是投資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學習美國開始透支性消費,想買房也沒存款,而且消費多元,更多用于物質和精神享受,更加注重生活品質,不同以往,先成房奴,然后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去往房地產的消費支出將減少。
另一方面,我們再來看投資,中國房地產調控,限制投資需求是主要目的,因為中國投資渠道太匱乏了,隨著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更多選擇投資創業而不是買房,更重要的是金融市場的逐漸健全,部分資金流入金融市場,互聯網金融的崛起更是降低投資的金額和知識門檻,大眾可以輕松理財,而且中國進一步融入國際市場,資本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中國的土豪們有了更多的投資選擇,去往房地產的投資支出也將減少。
人口減少、城鎮化率、房企競爭、社會觀念變遷、消費和投資的多元化等多種原因拉低房價,那么房企應該怎么辦?我們先從一個故事開始。
房企突圍之路:
故事:有兩個人在野外探險,碰到一頭正在睡覺的獅子,兩人逃跑肯定會驚醒獅子,一個人趕緊彎下腰去系鞋帶,另一個不解的問,你現在系鞋帶有什么用啊?你跑得過獅子嗎?系鞋帶的人回到,我不用跑得過獅子,我只需要跑超過你。
當危險來臨無可避免時,你只需跑過競爭對手即可,房企只要借助互聯網變革東風,率先轉型,便可超越對手,明源云客4.0:智慧案場,便是通過智能軟硬件,讓銷售案場全面互聯網化、智慧化,讓多種渠道管理更順暢、讓案場管理更高效、讓客戶體驗更極致,在危險來領時,用地產黑科技武裝自己,跑贏競爭對手就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