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已過7個月,被譽為不動產登記落地前提的不動產登記職能整合進入督導階段。
10月12日,國土部網站消息顯示,國土部將自四季度始在全國開展地方不動產登記職責機構整合情況的專項督察。
這并非國土部年內首次督導不動產登記,但和此前不一樣的是,此次針對不動產登記職能整合的專項督察,已經納入國務院大督查范圍,結果將直接上報國務院,對推進工作不力或不作為等突出問題,將實行嚴格問責。
國土部不動產登記局局長王廣華稱,此次專項督察并不是一個部門或一個系統的臨時動議,而是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9個成員單位達成一致,并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同意的重要工作安排,專項督察之后要形成專門的督察報告報國務院。
劍指市縣級職能整合
不動產登記實施的前提在于不動產登記的職能整合,而不動產登記職能整合的重中之重在于市縣一級。
根據國土部截止到9月底的數據,全國省級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工作已經完成,市(州)一級完成187個,占比56%;縣(區)一級完成1125個,占比40%。和國土部此前制定的2015年年內完成職責整合的目標相比,仍有差距。
其中,遼寧、黑龍江、江蘇、河南、廣西、貴州、甘肅、安徽8省區已經全面完成市級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責機構整合。
北京、上海、重慶、貴州、江蘇已經全面完成縣一級層面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責機構整合。
談及職能整合工作慢,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總規劃師嚴之堯認為,整合工作主要存在地方黨委政府認識不到位、工作進展不平衡、地方國土資源部門主動性不夠這三方面問題。
這也是國土部四季度全國不動產登記職能整合專項督查的重要原因。10月12日,國家土地督察成都局、西安局已經派出督察組,正式開展不動產登記的專項督查實地核查工作。
督查的重點內容,是各省級人民政府是否按照要求,在2015年底前完成所有市、縣不動產登記職責機構整合工作,以及地方各級不動產登記職責機構整合完成情況。
國家土地督察四川督查局相關人士介紹,專項督察結果將直接上報國務院,納入國務院大督查范圍,對推進工作不力或不作為等突出問題,將實行嚴格問責。
王廣華也明確此次督查地方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具體內容,一是職責明確,就是地方政府或編制管理部門已經發文將各類不動產的登記職責、業務流程整合到了一個部門,保持完整性;二是機構健全,不動產登記機構的“三定”已經發文明確,包括行政單位也包括具體經辦機構;三是上下銜接,要堅決杜絕出現“兩張皮”現象,如將職責整合到一個部門,而機構設置在另一個部門,或者行政職責在一個部門而辦事機構在另一個部門等。
護航不動產登記全面實施
國土部希望通過督察的方式,倒逼市縣一級加快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能整合的效率。
根據計劃,2016年,不動產登記要全面實施不動產登記,基本完成數據整合建庫。而職能整合在法律基礎具備后,已經成為能否如期實現的關鍵所在。
“不動產登記職能整合是第一步,隨著督察的推進,各地的機構設置逐步完成,不動產登記也將進入快速落地階段”,在超圖軟件總工程師梁軍看來,下一個不動產登記推進的重難點就是解決不動產登記存量數據問題。
超圖軟件正在參與承建國土部牽頭國家級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以GIS平臺為其核心系統,“不動產登記系統等技術都不是難點,但是目前的關鍵問題就是存量數據的解決。”梁軍介紹。
梁軍表示,不動產登記職能整合后,不動產登記就可以實質性落地,各地開始實施不動產登記和查詢業務。不動產登記推進后,數據整合部分的增量數據很容易解決。
“按照不動產登記實施的目標,未來各級政府的數據將共享,未來是希望每一個不動產登記都有唯一的編號,像唯一的身份證一樣,如此真正的實現資產管理的規劃化,但以前各部門數據是不共享且不盡規范的。”梁軍介紹。
“這也就意味著存量數據需要進一步實施和挖掘,”梁軍稱,存量數據的收集整理。不簡單是自動化就能做的,需要人口調查和整理,比如多地房產在手工填寫發證的時候,地址登記在國土部門、民政部門或者公安部門的都不一樣。單以房產為例,龐大的數據之下,就不難想象其將耗費的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