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銷售旺季“金九銀十”快過半,樓市去庫存成果如何還有觀察,但相信廣大購房者已經見識到了開發商為招攬客戶所做的宣傳攻勢,打折、優惠的廣告隨處可見。 “低首付”作為一種營銷潮流,對于很多首付不足的剛需購房者產生了很大吸引力。究竟是貨真價實的優惠還是美麗的陷阱,今天為讓大家對“低首付”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小編就通過算一筆賬為大家深扒其中所暗藏的買房內幕!
“低首付”帶你裝逼卻不帶你飛 還款壓力更大
開發商們為了最大限度的吸引購房者,優惠手段花樣繁多:交3千抵2萬、交2萬抵10萬;首付6萬、3萬、1.8萬元起……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購房門檻,赤裸裸地刺激著購房者的置業神經。
所謂“低首付”,指的是購房者在購房時首付款由開發商或者擔保中介機構代購房者付款,每月按照購房者與開發商或者中介機構的協議定期免息或低息償還首付款。
但是購房總額除首付款外,其他剩余的房款還是依舊需要購房者與銀行按揭申請貸款,每月按時還款。那么,購房者就會面臨首付、月供、交房時所交稅款等各方面的資金壓力沖擊。
到底這個資金壓力會有多大呢,小編今日為購房者算一筆賬:
如果購買一套100㎡均價5642.9元/㎡的房子,大概需要總房款60萬元左右,首付三成的話約為18萬元,剩余的42萬則需要貸款。
如果選用開發商推出的低首付購房,假設其先付3萬元,剩余15萬元由開發商墊付,3年內還清,也就是說從購房之日起,36個月內購房者需要湊齊15萬元,折合每月需4167元左右。而42萬元的房貸,還30年,按照最低公積金貸款利率3.25%計算,每月需還1828元。這意味著,購房者在前3年每個月要還5995元。如果他使用的是商業貸款,前3年的還款壓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