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售同權”會怎么影響你的生活?
“如何建立房地產的長效機制”,回歸房子的居住屬性是本次論壇最為令人矚目的話題。
多位房地產商、專家學者在論壇上均呼吁應該發展租賃市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辦公廳主任、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指出,人口凈流入量大的城市要增加住宅用地和公共租賃房的供應,如北京、廣州、成都、武漢等城市都出臺了《加快發展租賃住房的意見》,未來租賃市場將會有比較大的發展。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城鄉建設經濟系主任陳淮也表示,房子用來住的在經濟學上的意義是調動存量資源,充分利用資源,從而提高存量資源的利用效率。
他認為,充分調動資源的一個方面即是,加快發展租賃市場,未來租賃市場的發展包括由一些央企長期持有成為租賃型企業的方式,也包括通過個人持有,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滿足租住需求的模式。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在談及樓市調控的長效機制時也提到,要增加中心城市群或者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大都市群現有的供給,盤活現有存量,增加房源供給,不是把大量的土地開發能力放到已經沒有太多人流入的三四線城市,加快流通,以及發展租賃。
在大力發展租賃市場的背景下,房價的走向會如何?業內權威人士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租賃市場和購房市場是獨立的市場,針對的是不同人群。租賃的人口大部分是年輕人,這些人的需求就是租房,需要在租房市場停留比較長的時間。其次,房價和租金的決定機制不一樣,房價的決定機制是和供需關系等相關的,但是租金的決定機制是收入,不會因為政策等變動租金支出增加,所以租金是穩定的。
房地產企業會活得很艱難嗎?
在土地規則改變和多元化浪潮的雙重夾擊下,開發商如何去尋求新的盈利模式?
保利地產集團副總經理余英認為,未來仍然有很多發展的機會。他指出,現在住宅資產經營管理的規模也達到了200萬億級別,多地推行了只租不售的租賃用地和租售同權的政策也落地了,使得房地產住宅資產管理的未來前景可能會超過我們的想象。
余英也強調,“我們做房地產的不存在轉型,保利地產只會做地產,不會做別的。”
旭輝集團創始人、旭輝控股董事兼主席林中指出,以前是站在今天要看懂明天,但現在很難看得清楚明天,因而要從“今天看后天”,進而“站在后天來看明天”,從而更好地把握明天。
在這種邏輯下,林中認為房地產行業存在20周年長周期的變化,而目前行業正處在第一個長周期到第二個長周期的過渡階段。未來20年不會出現房地產泡沫破裂。
恒隆集團、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啟宗也看好未來,他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很大,機會很多。”他也直言不贊同“去地產化”,原因是多元化發展在歷史上沒有長遠成功的。
多名業界人士表示,未來行業的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稱,未來開發商競爭激烈之后會形成合并,大房企的吃掉小房企的情況會越來越多,導致幾個大型開發商的占比會很快上升,并最終超過50%。
巴曙松也表示,這一次房地產調控力度空前,會引發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房地產行業的洗牌,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則認為,未來的開發商真正的出路是升級換代,它們將會會從建筑商變成服務商,從制造業走向服務業。她同時也不看好房地產多元化的布局?!岸嘣且粋€偽概念。世界上無論哪個行業,沒有一個多元化做得好的,多元化做著做著都把自己做沒了。”
一句話精彩觀點
著名經濟學家、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
長效機制就是為了能長治久安,就是為了使我們的機制更好地根據市場機制運行。房地產稅是樓市調控的一個長效機制,呼吁趕快實行。房產稅實施后,房價不會暴跌。
禹洲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林龍安:
現在大家都追求土地儲備,不追求盈利空間,不追求抗風險能力,這跟我們整個產業的引導有關系。房地產行業目前盈利空間已經降到跟制造業差不多了,甚至比制造業還略低。我想3年以后肯定會扭轉過來,現在香港大家都很清楚風險在哪里。
路勁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單偉豹:
市場經濟還是要絕對回歸理性,以利潤做主導,長期不賺錢還是要撤的。香港的開發商不管市場占有率多大,還是很穩健的,而且幾乎是永遠存在。在內地出去的(開發商)可能會有一些改變。
新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歐陽捷:
未來的市場整體趨勢是向下的。今年的市場會超過去年,但是明后年的市場蛋糕不會變得更大。在房地產市場將趨于平穩,平穩不見得就健康,但是等到長效機制出來,我們可能會再慢慢過渡到健康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