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三区二区一区,国产一区丝袜,97视频精品,伊人激情综合网

 
微信公眾平臺
  • 微信掃碼關注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登錄/ 注冊
您的位置:滕州房產網 > 資訊 > 房產快訊

黃奇帆:建立房地產調控五大長效機制

2017-05-31

  應該用什么樣的措施來實現房地產的系統平衡呢?去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工作會上明確要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抑制房地產泡沫”。這一重要指示,是我們做好房地產調控和房地產管理體系改革的總遵循。我們必須圍繞房地產的功能定位,厘清主要矛盾,搭建四梁八柱,配套政策措施,才能實現房地產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我認為當前有五項基礎性制度尤為重要。

  長效機制之一:土地

  第一,控制土地供應總量。

  一個城市的土地供應總量一般可按每人100平方米來控制,這應該成為一個法制化原則。100萬城市人口就供應100平方公里。爬行釘住,后發制人。什么意思?你這個城市有本事,把人口集聚到500萬,如果以前只給了你350平方公里,今后若干年內每年就逐步增加土地供應,補上這個缺口。不能根據長官意志,計劃未來有城市人口500萬,現在才200萬,就要500平方公里,結果今后十年里真的給了你300平方公里,你另外的300萬人沒來,或只來了100萬人,甚至原來的200萬人還走了一些人,這個土地的錯配,誰負責?

  土地要爬行釘住,而不是說你去臆想調控,長官意志。這是因為,規劃意圖能否落地變成現實的因素,不僅僅是土地問題,還涉及產業集聚能力、基礎設施配套能力、投融資匹配能力等因素。在這些因素中,土地是殿后的因素,而不應成為招商引資盲目擴張的領頭羊。

  總之,土地供應總量應當爬行釘住人口增加,而不是違反經濟規律去逆向調控。在這個意義上,土地指標不應各城市平均分配,而是要看誰的人口多,增長快。原則上,應按照產業跟著功能走、人口跟著產業走、土地跟著人口和產業走,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土地調控邏輯鏈條。

  第二,控制用地結構比例。

  人均100平方米的城市建設用地,該怎么分配呢?不能都拿來搞基礎設施、公共設施,也不能都拿來搞商業住宅。大體上,應該有55平方米用于交通、市政、綠地等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文化等公共設施,這是城市環境塑造的基本需要。對工業用地,應控制在20平方米以內,一平方公里要做到100億元產值。這方面,要向上海學習,早在上世紀90年代開發浦東時,金橋工業區規劃10平方公里,當時就要求每平方公里產出至少100億元,事實上金橋工業區到2000年產出就達1500億元了。

  現在一些城市,工業用地投入產出比太低,每平方公里甚至只有20億~30億產出,浪費太嚴重,一定要提高剛性約束,把過去太慷慨的工業用地倒逼下來。如果1000萬人的城市,100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就可以搞50平方公里商業設施用地。200平方公里的住宅用地,相當于2億平方米,如果容積率平均1∶2,就是4億平方米,1000萬人口的城市,人均40平方米住房應當是平衡的。因此,要改變以往為了GDP大手大腳招商搞工業、工業用地占比太高的問題,把城市用地20%用于住宅開發、5%用于商業開發,這個比例作為法制性的用途規則確定下來。

  第三,控制拍賣土地價格。

  大體上,樓面地價不要超過當期房價的三分之一。如果一地塊周邊當期房價1萬元/平方米,地價拍到3300元/平方米就要適可而止,否則就會人為推高房價。當土地供應是比較充分的、合理的、有效的時候,如果地價高了,就把政府的儲備地多賣幾塊出來平衡一下。還有一種情況,舊城改造、拆遷成本很高,但政府不能為了不虧本而拍高地價,應該在城郊接合部的出讓土地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來平衡,以此覆蓋舊城改造成本。政府看起來是吃了點小虧,但整個投資環境好了,工商經濟發展了,實體經濟和房地產之間平衡了,最終這個城市會長期健康發展。

  長效機制之二:金融

  第一,堅決守住開發商自有資金拿地這條底線。

  任何開發商拿地的錢必須是自有資金,這個規定早已有之。一般地,開發商搞房地產,資本金和社會融資比例大體上應該是1∶3。現在,全國房地產平均融通量多少?保守估計為1∶9,有的開發商可能達1∶50。

  1∶9是怎么來的呢?拿地的錢三七開,如果一塊地10億元,自己出3億元,另外7億元從金融機構借來,然后把這塊地抵押給銀行至少貸款六七億元,造好房子后預售又把按揭貸款拿過來。這個過程中,如果這塊地三年后漲到20億元,開發商就可以拿到15億元的抵押貸款。最終,整個開發流程中的融資就可以加杠桿到1∶9。

  “地王”不斷出現的背后,不僅是土地短缺、拍賣機制的問題,還和無限透支金融有關,比的是開發商的資金融通能力。所以,只要做到一切買地的錢通通不許借債,有了這道防火墻,現在M2中大量的資金就不能進入到房地產了。這么一來,“地王”現象就一定會消滅掉一大半。

  第二,堅決防止開發商多賬戶借款。

  開發商在開發過程中發債券、銀行貸款,算比較規范的,但有時又是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好像是股權,但“形股實債”,有時候還把理財資金、高利貸弄來。一個開發商如果有30%的資本金是清晰的,70%的貸款基本上是銀行、信托、債券市場來的,那還過得去。如果一個開發商涉及幾十上百家金融機構的債務,各種高利貸、“中利貸”占到全部融資的50%以上,你的賬戶一目了然就是危機狀態。對這種開發商的開發運行必須提高警惕。

  第三,認真管好住房按揭貸款。

  對房地產信貸市場調控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是,合理設定首付與按揭之間的杠桿比。如果這一比例過高,比如零首付,會造成房地產泡沫,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過低,比如零按揭,會使得老百姓買房困難,宏觀上也會導致樓市低迷,制約房地產市場發展。因此,要根據不同需求層次和房價走勢,實施差別化按揭制度。

  要做到這一點,就涉及老百姓貸款情況和收入核定問題。

  長效機制之三:稅收

  第一,形成高端有遏制、中端有鼓勵、低端有保障的差別化稅率體系。

  高端有遏制,就是對別墅這樣的高檔住宅,要實行有差別的稅收政策,如果普通商品房的稅率是1%,那么別墅就要考慮收5%,如果三五年內想賣掉,交易稅可以再升到8%。香港就是不斷遞增印花稅稅率,加到沒人敢炒房。中端有鼓勵,就是讓一般老百姓買得起自住房,比如首套房按揭貸款的錢可以抵扣個人所得稅。今后稅制改革應采取按揭貸款自住普通商品房抵扣所得稅這類政策。這是全球通行的房產稅政策。低端有保障,就是不僅不收稅,政府還幫助建好公租房,用低價格保障老百姓住有所居。

  第二,適時征收房產稅或物業稅。

  這樣做有四大好處:一是健全稅制。在歐美國家,直接稅往往占總稅收的40%。中國普遍是間接稅,缺少直接稅,物業稅是持有環節的直接稅,這符合國際經驗。二是這是有效遏制投機性炒房的重要手段之一。以1%稅率來計算房產稅,一套200萬元的房子即使十年翻番到400萬元,賬面上是賺了200萬元,但升值過程中的房產稅,加上買賣過程中繳納的契稅、增值稅等,再考慮資金的終值系數,投機炒房的動機會大大降低。三是由于持有環節成本提高,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繁榮房屋租賃市場。四是對全社會住房觀念、房地產理念和房屋領域的意識形態都會帶來巨大調整。

  總體上,房產稅應包括五個要點:(1)對各種房子存量、增量一網打盡,增量、存量一起收。(2)根據房屋升值額度計稅,如果1%的稅率、價值100萬元的房屋就征收1萬元,升值到500萬元稅額就漲到5萬元。(3)越高檔的房屋持有成本越高,稅率也要相對提高。(4)低端的、中端的房屋要有抵扣項,使得全社會70%~80%的中低端房屋的交稅壓力不大。(5)房產稅實施后,已批租土地70年到期后可不再二次繳納土地出讓金,實現制度的有序接替。這五條是房產稅應考慮的基本原則。

  第三,研究征收土地增值稅。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允許農村集體建設性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落實這一改革措施,相關的稅收政策需跟進。比如,一畝農村集體建設性用地拍出500萬元,怎么實現的呢?這不僅是征地成本決定的,還與配套的社會資源和投入緊密有關。國有土地出讓收入,扣除征地動遷成本后,是拿去修地鐵、建學校等公共基礎設施的。農村集體建設性用地拍出后,全部歸農民和集體經濟組織,顯然是不合理的。另外,對于不同區位的地塊,由于使用目的的不同,有的搞金融商貿設施,有的搞學校文化設施,它們的價格是不一樣的,一個拍出500萬元/畝,一個拍出50萬元/畝,對兩個地方的農民和集體經濟組織,也是不公平的。在歐美國家和我國臺灣地區,都要征收土地增值稅,扣除成本后,增值50%以內收40%的稅,增值50%~100%收50%的稅,增值100%以上的收60%的稅。現在,我國土地增值稅政策還沒出臺,導致稅收上缺少房地產土地資源類的稅種。

  長效機制之四:租賃市場

  我國住房的租賃體系,可以分為公租房和商品租賃房兩大類。

  第一,完善政府公租房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曾就加快推進我國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強調指出,到2020年,以公租房為主體的保障性住房覆蓋面要達到20%左右。落實好這個要求,不僅可以充分彰顯房地產的公共產品屬性,讓城市困難家庭基本住房需求有了保障。而且,如果我們能把公租房配置好,必然會帶動開發商和各類業主的商品租賃房體系的發展,整個住房供給系統就會比較平衡。

  總的說來,公租房建設應把握好五個要點:(1)總量上,大體按照覆蓋20%的城市人口、人均20平方米來配套,100萬人口的城市建400萬平方米就夠了。(2)服務對象包括進城農民工、新生代大中專畢業生和城市住房困難戶,這些對象特征明顯,核定容易。(3)同步配套醫院、學校、派出所、居委會等公共服務設施和機構,一步到位。(4)集聚區布局合理,公租房與商品房大體形成1∶3搭配,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共享,不能把公租房變成貧民窟。(5)合理收取物業費,一般定價為同地段商品房的50%~60%,租金占低收入家庭年收入的1/6左右。對于政府而言,公租房是不動產,商品房價格上漲,公租房租金也會上漲,建設成本是能夠平衡好的。通常,公租房60%左右建設成本是貸款,租金可以把貸款利息平衡掉。像新加坡那樣,五年以上的公租房,租戶還可以買過去,變成共有產權房。如果這個共有產權房要出售,只能按照市場價格售賣給保障房管理部門,政府再出租給新的保障對象。如此循環往復,就能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第二,培育商品房租賃市場。

  對于開發商持有房屋出租,重要的不是開發商不愿意持有,而是開發商主要依靠融資的開發模式,決定了它做不了持有房子的出租者。試想,1∶9的融資,有些甚至是半高利貸,房子造好后,利息滾上去,開發商就必須盡快把房子賣掉,以回籠資金償還貸款。從這個角度講,開發商并不是不想持有房產搞租賃,而是受制于1∶9的融資結構不得不放棄。中國商品房租賃太少,很大原因和開發商資本結構有關。

  從這個意義上講,政府首先應讓開發商進入1∶3的融資結構,提高開發商的準入門檻,讓有資本金實力的開發商參與土地批租,不僅有利于遏制炒地現象,還有助于商品房租賃市場的發展。此外,對搞長期商品房租賃的開發商,要形成一套激勵政策,包括承租人可以使用住房公積金付租,交易稅、契稅、個人所得稅抵扣率更高等。對老百姓二套房出租,也應有鼓勵政策。同時,從法律上保證租房居民與產權房居民在教育、醫療、戶籍等方面享有同等國民待遇等。

  長效機制之五:地票制度

  我國人口多,人均耕地不足世界水平的一半。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要做好兩件事:一方面,要十分珍惜國家給的土地指標,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與此同時,要探索建立農民進城后退出農村宅基地和建設用地的新機制。

  在過去一兩百年大規模城市化進程中,全世界的一個普遍現象是,各個國家和地區耕地不但沒減少反而有所增加。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在于,在農村由于居住分散,人均建設用地為250~300平方米;在城市,比較集約和節約,人均用地100平方米左右。一個農民進城,理論上講,就可以節約100多平方米的建設用地,若把它復墾,耕地必然增加。但中國農民由于“兩頭占地”,農村的宅基地和建設用地沒退出,城市又為其匹配了建設用地,所以全國耕地總量不斷減少。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地票設計要遵循三個原則:一是要體現農村土地是集體的公有制性質;二是農民是農村改革的主體,要保護好他們的利益;三是農村土地要嚴格實行用途管制,城鄉之間地票的交易對象是建設用地,不涉及任何耕地。

  按照這三條原則,經中央批準,重慶開展了地票交易探索。所謂地票,就是指將閑置的農民宅基地及其附屬設施用地、鄉鎮企業用地、農村公益公共設施用地等農村建設用地,復墾為耕地而產生的建設用地指標。它作為土交所交易的主要標的物,具有與國家下達的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占補平衡指標相同的功能,可在重慶市域內憑票將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總體規劃的農用地,按照法定程序征轉為國有建設用地。

  地票的形成和使用,有四個基本環節:一是復墾,二是驗收,三是交易,四是使用。通過這個過程,農民進城了,農村閑置的宅基地和建設性用地變成耕地,被開發的城郊接合部的耕地面積小于農村復墾的耕地面積,最后全國耕地總面積就增加了。

  一方面,地票制度具有反哺“三農”的鮮明特色。主要體現在:

  第一,落實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地票制度將用地模式由“先占后補”變為“先補后占”,避免了過去占多補少甚至只占不補的現象。而且,經過幾千年農耕文明,我國可墾土地已經基本開發完,耕地后備資源匱乏。“地票”就解決了耕地復墾的后備資源不足問題。由于農村閑置的住宅、廢棄的學校、鄉鎮企業等所處的地方大多地勢平坦、水源充足,復墾后既無破壞生態之憂,也能保證補充耕地的質量。

  第二,打破了土地資源配置的空間局限。地票作為一種虛擬的標準化交易品,具有虛擬性、票據性,也有很強的輻射性,通過土交所實現交易,可以讓身處千里之外偏遠地區的農民享受到大城市近郊的級差地租。

  第三,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增加農民收入,關鍵是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重慶每畝地票均價20萬元左右,扣除2萬多元的復墾成本,凈收益大體為18萬元。這筆錢按15∶85的比例分配給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每畝地農民能拿到15萬元左右,是一筆很大的財產性收入。同時,地票作為有價證券,可用作融資質押物,為農房貸款的資產抵押評估提供現實參照系,從而解決農民信用不足的問題。

  第四,支持了新農村建設。危舊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歷來是新農村建設的難題,主要的原因就是農民手里缺錢。實踐中,重慶把農村閑置宅基地復墾與農村危舊房改造、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高山生態扶貧搬遷等工作有機結合、共同推進,達到了“一票”帶“三房”的效果。

  第五,推動了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通過土地復墾和地票交易,農民工進城有了“安家費”,相應的養老、住房、醫療、子女教育及家具購置等問題,都能很好解決,無疑可以讓轉戶居民更好地融入城市。

  另一方面,地票制度可對城市房地產調控特別是土地供應發揮重要作用。

  剛才講到,近幾年,國家逐步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在建設用地的配置使用上又主要供給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工礦倉儲用地,房地產用地供給不足。地票制度可以相當程度上解決這一難題,因為地票制度形成的土地指標,是市場化指標,可以等效于國家用地指標,專門提供給開發商用于房地產開發時的征地需求,從而彌補房地產開發用地不足的矛盾。

  拿重慶來講,近幾年國家下達重慶的建設用地指標在16萬~17萬畝。實際使用中,重慶優先保證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用地,合理保障工礦倉儲用地,能夠用于房地產的土地極其有限,只有10%、2萬畝左右。不過,由于有了地票制度,每年可市場化供地2萬多畝,很好補充了住房建設所需用地。重慶包括萬州、涪陵在內的二三十個中小城市實力相對較弱,城市開發過程都是用國家下達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主城區作為近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每年2萬多畝房地產開發批租指標,基本上全部來自地票交易。這就相當于重慶房地產開發的土地指標多了一倍,土地供應量增加了一倍,房地產調控能力就大大增強。重慶的這項探索,目前已被納入國家《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予以推廣。

  以上這五個方面的制度化安排,按照中央的要求,把四梁八柱搭建好,形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長效機制,以后再逐步形成法律法規。我國應該有《房地產稅法》,應該有《住房法》,應該有《房屋租賃法》,將一些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固化下來。

最新樓盤

| 更多樓盤
  • 國資·公園里

    國資·公園里

    待更新

  • 城建·梁庭春曉

    城建·梁庭春曉

    待更新

  • 億恒·和暢園

    億恒·和暢園

    待更新

  • 國資·龍云晟景

    國資·龍云晟景

    待更新

熱門推薦樓盤
發布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县| 象州县| 治县。| 陇南市| 肇州县| 神木县| 正阳县| 肃宁县| 齐河县| 芷江| 苗栗市| 微博| 泸州市| 丽江市| 大竹县| 新兴县| 琼海市| 阜阳市| 大丰市| 马公市| 宾阳县| 图片| 威信县| 正定县| 翁源县| 延庆县| 新泰市| 芒康县| 临桂县| 伊金霍洛旗| 会同县| 五指山市| 寿阳县| 千阳县| 龙游县| 榆林市| 老河口市| 图片| 定边县| 蓝山县|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