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近期不斷升級。以北京為例,其日前對商辦項目實施嚴格限購。事實上,北京10天內已先后9次出臺調控政策,涉及首付比例、貸款利率、非京籍購房納稅標準、過道學區住房、學位劃分……“幾乎斷絕了所有炒房的可能”。在如此密集的調控政策下,購房者不禁問道:是否應該先觀望一段時間再買房?
政策試圖讓房價消停下來
3月26日晚間,北京市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的公告》,要求開發企業在建(含在售)商辦類項目,銷售對象應當是合法登記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同時購買商辦類項目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不得將房屋作為居住使用,再次出售應當出售給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
對于公告執行之前已銷售的商辦類項目,再次上市出售時可出售給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也可出售給個人,但個人購買應當符合名下在京無住房和商辦類房產記錄及在申請購買之日起,在京已連續五年繳納社會保險或者連續五年繳納個人所得稅兩個條件。此外,商業銀行暫停對個人購買商辦類項目的個人購房貸款。
在房價高企情況下,小戶型低總價的商住項目是購房者較好的選擇,甚至占到了北京樓市成交量的半壁江山。隨著新政的出臺,加上之前的“認房又認貸”、限制企業購買住宅炒房以及“離婚炒房”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北京樓市有望降溫。
不過,專家表示,房地產從來都不是一個“一枝獨秀”的行業。樓市怎么走,房價怎么樣,主要還是取決于政策和經濟大勢。
在全國“兩會”期間,有關方面一直強調,房地產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性。北京樓市調控應聲升級,實施“認房又認貸”,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60%。在專家看來,這些政策信號都指向一個關鍵點:解決“真剛需”的時機到了。
今年伊始,北京房價再度出現猛漲,尤其是二手房上漲之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市民總體感覺房價一直在往上漲。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報告里增加了 “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表述。“平穩健康”和“長效機制”是中央對今年房地產市場提出的兩個要求。而近期的北京樓市調控,則印證了國家在樓市調控方面的態度和決心。
剛需購房者或迎來買房時機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城市不同政策分化的關系,現在買房需要注意的各項問題都得‘因城而異’,但統領全局地看,明眼人都曉得目前無論在哪兒都是該下手買房的時候。”
在他看來,一二線城市去年經歷了房價飆升,把一批又一批有住房需要的人們攔在了門外。接下來,為了遏制市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了房價上漲的腳步。此后,又有了更全面的“因城施策”和“回歸居住屬性”。
“不難發現,在多項調控措施出臺后,熱門城市的樓市氣焰漸漸被壓下來,房價回到了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當然,接下來必然還會漲,區別就是漲幅高低快慢,既然如此,一二線城市還有 ‘房票’的剛需一族,沒理由不抓住這個窗口期出手。”他說。
該人士說,不少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已經處于上漲狀態,其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在限購、限貸后,一二線城市的外溢需求,這些購買力讓非熱點城市火熱了起來;第二,國家今年相繼出臺的激勵性政策,寬松的信貸政策和購房環境,多種福利補貼,這些都會直接刺激居民購房欲望。
“多方合力盤活市場,房價自然會繼續攀升。因此,選擇這個時候買房,無論自住還是投資,都是精明的好選擇。”提及三四線城市買房時機。
在新政出臺后,首次購房者和第二套以上住房購買者在信貸等政策方面大不相同。他說:“對一二線城市的首次購房者來說,背房貸一定是有壓力,但相比而言不買房的風險和壓力或許會更大。尤其是首次購房、首次貸款的購房者,實在是一線城市中最幸福的人。”
該人士認為,三四線城市要去庫存,要幫居民解決剛需,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著手信貸政策的均衡分配。在降低一二線熱點城市居民杠桿比例的同時,適度加大三四線城市房地產信貸資源的傾斜。此外,多地相繼出臺貨幣化安置辦法,以每平方米補貼和一次性補貼的方式鼓勵居民購房。在三四線城市買房,要珍惜國家給你的“錢袋子”。
“通過‘兩會’期間釋放出來的信號,我們不難看出,對有強住房需求的人來說,現階段的確是出手的好時機。熱門城市的房價一定還會漲,但對大部分熱門城市來說近期是一個喘息期。而三四線城市也會出臺眾多利好政策刺激購房需求。在各方努力下,中介市場將更趨于規范。”葉兵認為,剛需購買者選好房、適時出擊很重要。如果猶豫,可能將錯過最佳的買房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