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炒的,有多套房就應該多征稅。房子越多,稅應該越重,這樣才能公平。”3月2日,北京排隊8年購買限價房的錢先生對《華夏時報》記者說,現在不是房子不夠住,而是少數人把持著大量的房源,動輒就是十幾二十套的,像我們這些低收入者一輩子只是為一套房子奮斗。
房地產稅何時開征成為最近幾年全國兩會的熱門話題,今年也不例外。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抑制資產泡沫”成為政策調控的主基調,其中房地產泡沫是最主要的抑制對象之一。
“住建部門的表態,體現出了中央對房地產稅改革推進的態度。”3月26日全國政協委員、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任院長賈康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何時開征還要看立法。
“房地產稅離全面開征的路還尚遠,正處在多方最后的博弈期。”3月3日,專家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中國房地產已經進入了一個新常態,去庫存依然在持續中,執行房地產稅改革的市場主要集中在部分一二線城市,目前看,全國落地難度較大。
能給高房價下馬威嗎?
房地產稅還沒來到,其對高房價的抑制效果就已爭論不休。
隨著中國房價的持續走高,中央著手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控之后,房地產稅開始走進公眾的視野中,業界期盼房地產稅能降低房價,但全面開征房地產稅究竟能不能降房價還有存疑。
“對房價的影響更多是遏制那種肆無忌憚的炒作,不要指望房地產稅出臺后,房價就應聲而落。”賈康表示,如果說房地產稅跟房價沒有關聯,也不對,稅負在保有環節從無變有,會影響購房者的選擇,進而影響房價,但房地產稅必須還和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投融資制度一起綜合考慮。
“征稅和降房價有關系,但關系不大,可以一時控制房價,但很難長期奏效。”上海(樓盤)城市學會高級經濟師顧海波向《華夏時報》記者強調,真正影響房價的還是供需關系,控是控不住的。
但從最直觀的感受看,房地產稅的征收卻和百姓利益息息相關。征房地產稅會提高持有成本,倒逼持有者將房產拋售給市場,從而實現降價。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房地產稅在設計之初,就背負了讓房價回歸的政策使命,但它能不能降房價不好評價。
為什么稅收在高房價地區降不了房價呢?據顧海波分析,因為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地產是一個絕對的賣方市場,只要有人愿意出售房屋,哪愁買家?“即便加價,也會被一搶而空。”顧海波說,最近幾年,一線城市的房價就是這樣的。
相反,三四線城市的房市卻冷清得多。《華夏時報》記者采訪得知,一旦開征房地產稅,這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或將遭受打擊,因為現在庫存量巨大而購買力嚴重不足。
時間表盡量提前
開征房地產稅是確定的,只是時間表還是未知數。
據報道,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近日表示,房地產稅法草案已經完成,最快2017年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按照中央的部署,應該是在2020年前實施,還有4年。去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修文提過,已將房地產稅法列入了第一類的立法項目。
“肯定的是,正在加快推進房地產稅。”顧海波表示,中央最近一直在提房地產稅,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房地產泡沫過大的擔憂。
問題還不止于此。《華夏時報》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開征房地產稅工作千頭萬緒,從技術上來講不成問題,但必須先要完成房地產不動產登記,明確怎么征,征多少,這樣,房地產稅才有可能真正全面落地。從目前看,這些工作在2017年完成的可能性并不大,加之還要處理好地方和中央的博弈,否則也會影響房地產稅的開征。
不久前,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支持各地區在房地產稅、養老和醫療保障等方面探索創新”。可見房地產稅是典型的地方稅,何時開征會授權地方,自己決定,并不是在某個時間全國一起征收。
“在當前的最佳時間窗口和關鍵時刻,有關熱點城市應做好房地產稅試點的準備工作。”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撰文稱,當前,開征房地產稅不僅是抑制過度投資需求的重要手段,還具有“一箭多雕”的機制效應。他還提出,下一個房地產稅試點,理想的城市是深圳。
最后一公里
在反對者和支持者的討論聲中,決策層最近多次強調“房子不是用來炒的”,一定程度也折射了出臺房地產稅的決心。
“這也是很正常的,畢竟關涉國計民生,要慎之又慎。”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正如《土地管理法》的修訂那樣,此前醞釀了四五年,但現在已中止了,“將來是否重新啟動,恐怕還要等到土地改革試點結束后視情況而定。”
賈康說,立法是個“稅收法定”落實稅改的大方向,今后住房保有環節征稅從無到有,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房地產稅是一個十分龐大、復雜的工程,牽涉到各個方面的利益,甚至每一個人都牽涉到。”全國政協委員、星河灣地產集團董事長黃文仔3月1日建議,“房地產稅應謹慎推進,不能過于急躁,否則會有后遺癥。”
類似的觀點還不少。最近,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指出,在房地產稅涉及的利益博弈極其復雜的情況下,認為在一兩年可以完成立法并很快實施,太天真爛漫。他稱,在立法之前,需要排除的障礙很多,如70年房屋產權、房地產登記、估值和征收程序等。
“房地產稅的落地受供需關系度、GDP、失業率、空置率、土地制度、投機因素、銀行信貸政策等影響,的確復雜。”顧海波表示,房價的走高,絕對不單是房地產本身的問題,它涉及到各種資源的不匹配和不均衡。
而對于房地產市場,如何做到既無巨大泡沫,也沒巨大波動,顧海波認為,需要拿捏好“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