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山西等多地房地產庫存壓力較大的城市,2017年要停止商品房用地的供應。
2月初,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印發了《2017年全省國土資源工作要點》。要點明確:合理調整房地產用地供應規模,對去庫存壓力大的三四線城市要減少以致暫停住宅用地供應。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有關負責人向新華社記者介紹,“標本兼治去庫存”是山東今年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要點。山東將改革完善房地產土地供應制度,實施有保有壓的土地保障政策,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優化土地供應結構,科學安排住宅用地供應比例,支持房地產庫存量大的城市對未開發房產用地依法進行合理調整,用以發展社會民生項目或國家支持的產業項目。
此外,山東國土部門還將從嚴控制辦礦條件,嚴格落實國家和省化解產能過剩有關政策,繼續暫停審批新建煤礦、石膏礦,從嚴控制審批新建水泥用灰巖、玻璃用砂(巖)礦。
同時,山西省也表示,房地產庫存壓力大的城市要停止供應商品房用地。
據新華社報道,到2016年底,山西省商品房待售面積約1761.0萬平方米,比2015年末減少55萬平方米,消化周期10.1個月,較上年底縮短3.6個月。
盡管山西省房地產去庫存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房地產庫存壓力仍然較大。例如朔州、陽泉、呂梁等市,由于人口少,城市容量小,前幾年開發建設力度較大,導致供大于求,形成了較大數量的庫存,拉長了全省消化周期。
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省將著眼于去庫存、調結構、去產能、降成本,切實發揮土地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要素作用,合理控制新增用地,優化土地供應結構,應保盡保扶貧移民搬遷、保障性住房用地,房地產庫存壓力大的城市要停止供應商品房用地。
據介紹,山西對已供應未開發的房地產土地,可轉型用于新興產業、文化旅游產業、體育產業、養老產業等跨界地產;對已建成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符合條件的可改造為電商用房、“創客空間”、商務居住復合式地產等其他用房。
此前的2月8日,國土資源部印發的《2017年國土資源工作要點》鎖定了十項目標任務,包括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動去產能,標本兼治去庫存,多措并舉降成本,非常之策助脫貧;提高國土資源保障能力,保障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重點產業發展,完善房地產用地調控機制,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強化國土空間規劃;推進國土資源領域重大改革,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深入推進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等任務。
而據長沙晚報報道,湖南省今年還將實行“差異化用地政策”,在積極保障重點建設項目用地的同時,嚴格落實國家和省化解房地產庫存有關政策規定,建立房地產開發用地審批聯動機制。2016年,湖南省對去化周期超過36個月的9個縣區,暫停了新增房地產開發用地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