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以來,各地密集進入兩會召開期,并將延續至春節后的2月份。目前已召開的地方兩會中,房地產調控成為熱點議題,“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被寫入多地政府工作報告。
“從各地兩會內容看,一二線城市針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依然從嚴,房價環比不漲成為了調控的基本方向。”1月26日,專家表示,“漲了22個月的房價在2016年12月初步遏制了上漲,1月份應該是延續了2016年12月的變化,有可能出現部分房價微跌。”
各地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房地產調控都說了些什么?
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王芃作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報告指出,2017年將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穩定和去庫存工作,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支持居民自住購房需求,抑制投 資投機性購房,切實抓好熱點城市防泡沫、防風險工作。
北京代市長蔡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把握住房的居住屬性,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金融、財稅、土地、市場監管等多措并舉,探索建立符合國情市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
上海市長楊雄在上海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嚴格執行調控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天津、重慶兩座直轄市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在2017年要抑制資產泡沫。其中,天津表示將在2017年加大房地產分類調控力度,抑制房地產泡沫。
南京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大房地產調控力度”。南京市委書記吳政隆在政協會議上表態:“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抑制房地產市場泡沫,防止出現大起大落,為各項事業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合肥則明確將全面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十條新政”,合理增加居住用地和住房供應,加快人才公寓建設,加強公租房分配和入住管理,精準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合理布局項目新增建設用地。
總體上來說,嚴控炒房,抑制房地產泡沫是各地兩會對房地產調控的基本態度。
事實上,統計數據顯示:1月上半月來,已經出現了7個城市發布了12次各地樓市調控政策,平穩樓市的措施持續出臺。
對此業內表示:“2017年整體樓市降溫是主要趨勢,整體市場趨勢將是量跌價微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