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傍晚,濟南市政府網發布《我市出新政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規定本市戶籍家庭限購2套住房,被稱為“史上最嚴限購政策”。這些條款對普通購房者有何影響?而系列抑制房價措施將對濟南的房地產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記者趕到房產交易大廳進行采訪,并對相關業內人士對政策進行了深度解讀。
一位市民的購房之路:10月買新房被限 12月購二手房再遇“限”
今天上午,記者在大廳里看到,電視屏幕上擺放有“敬告”通知,標注了濟南市限購新政內容:本市戶籍家庭限購2套房;非本市戶籍家庭限購1套住房,需提供連續24個月以上在市區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
在大廳里記者遇到了來辦理網簽手續的市民馬昕。他表示,自己的限購證明已經開出來了,審批也通過了,接到電話通知后,他帶著中介和房主來的。可是來了之后,才發現現在已經不能辦理網簽了。馬昕表示,自己有社保,但是只交了18個月。
老家在濰坊的馬昕,畢業后一直在濟南工作,今年有了買房的打算,沒想到第一次買新房的時候,趕上了10月份的限購政策。他告訴記者,自己交認籌的時候相當早,排號應該是前10,但是搖到最后的時候,卻沒有他。
接下來馬昕綜合考慮地段價格等因素,決定買套二手房。沒成想這次又遇上了再次限購,這樣的遭遇讓馬昕很是無奈。他咨詢工作人員后,得到了回復,先期開出來限購證明來的一律作廢,只能等消息,但是等消息的話,由于不知道具體的限購有效期是多長時間,一旦過了有效期,他的限購證明又要作廢。
繳納認籌金后遇“限”怎么辦?律師:可要求賣方返還相關費用
而在濟南西客站片區的一家樓盤,記者見到了由于不符合“限購政策”中的購房條件前來要求退房的購房者周先生。
周先生說,這一樓盤從半年前發起認籌到現在開盤,有4000多位業主交納了數額不等的認籌金,可昨天樓盤開盤只推出了1200套房源。現場購房者對記者表示,開發商明知道沒這么多房源,卻讓他們交上了錢,少的6000多元,多的50000元。
但由于房源不足,諸多購房者在交納了開發商規定的認籌金之后,并沒有買到所需要的房子。而且,有的購房者雖然選到了自己意向中的房子,還沒興奮多久,就被這一次限購新政澆了盆涼水。購房者周先生表示,辭職后社保停了三、四年,現在沒社保沒法買房子了,置業顧問說除了退房也沒別的辦法。
除了購買新房的周先生,限購新政的實施,也影響到了濟南的二手房交易市場。
一位房屋中介工作人員跟記者說,昨天下午四點多突然收到了“限購”政策通知,并要求立即執行,導致很多外地客戶就直接沒法買了。很多購房者已經交了訂金,甚至交了部分首付,但還沒有辦理網簽手續。這應該怎么辦呢?房屋中介表示,只能買賣雙方自己去協商,看能不能退,其它的沒什么辦法。
陳正斌律師告訴記者,買賣雙方簽訂了合同以后,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因為限購政策的實施,無法辦理網簽,或者轉移房屋所有權,這種情況由于限購政策屬于雙方無法預見,也是對雙方來說也都是沒有過錯的情況,這種情況買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要求賣方返還已經交納的購房款和定金。
專家解讀濟南限購政策:樓市將重新洗牌 小開發商生存難
對于濟南出臺的新的限購政策,山東財經大學房地產研究所的副所長,張振勇給出了他的解讀。
新政規定,規劃12層以下住宅單體主體結構完工后,12層以上住宅單體主體結構完成一半(不少于12層)后,方可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張振勇表示,預售時間延長了,從開發商資金鏈的要求提高了,房地產開發商就必須要考慮對他的影響,有的房子會提前降價等,盡快地銷售,以實現資金的回籠。
通知中強化競買居住用地(含兼容居住用地)資金來源管控,將競買資金管控要求列入土地掛牌出讓文件和出讓合同,競買人所有競買土地資金(包括競買保證金、土地成交價款等)全部為自有資金。
山東財經大學副教授、管理學博士張振勇告訴記者,這次濟南出臺限購政策,實際上是從兩個方面施加影響,一個是供給側,一個是從需求側,這樣雙管齊下。從供給側來說,對房價開發商的影響,一個是對自由資金的加大,再就是辦理預售的時間會延長,下一步對房地產開發商來說就是會大浪淘沙,從而形成洗牌,這樣房地產開發商的壟斷局面會進一步加強,大的開發商可能會更好生存,但是小的開發商在市場上可能舉步維艱。
張振勇還介紹說,濟南的此次限購,對于穩定房價很有積極意義,這也是響應中央政策,讓房產回歸住房本質。
張振勇表示,從需求側影響來說,普通家庭只能買兩套房子,對投機性購房的抑制起到很大的作用。本來房子就應該是用來住的,它的居住功能是首位的。從長期來看,城市化進程還在加快,人口的流入趨勢還是比較明顯,因此房價應該還是長期向好,但是短期這樣一個政策會讓樓市趨于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