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由和訊網主辦、龍湖地產贊助的“大咖指路 財富論道”論壇上,財經評論員水皮稱,中國房價階梯性上漲的特點決定了下一階段資產配置的重點依然是在房產上。
身為《華夏時報》總編輯的水皮在會上發(fā)表演講時表示,對很多國人來說,50%-70%的資產都應該配置在房地產領域。
水皮說,以十年時間計算,配置房產的,跟炒股的,完全是兩種境界。“十年下來,房價漲幅多少,各位心中都有數,至少是四、五倍?!?/FONT>
中國房地產市場近10年來的快速增長使很多人財富得到急劇放大。水皮認為,房產購置較低的首付比例推高了購房者的資產收益水平,這種數倍杠桿帶來的財富效應推動了很多中國的“無產者”搖身一變成為了“有產者”。
在水皮看來,中國近10年來的房地產走勢與國外較為常見的平緩上漲不同,它通常呈現出階梯式上漲的現象。
比如在2003年到2004年間,房價兩年間幾乎上漲了一倍,隨后的幾年進入了一個平臺整理期,房價平穩(wěn)甚至在2008年下跌。而此后在2009年和2010年又開始暴漲,隨后的幾年則較為平穩(wěn),自去年到今年又開啟了暴漲模式。
他表示,隨著今年國慶假期以來多地相繼出臺樓市調控政策,預計接下來的兩到三年將進入一個平臺整理期,往后則可能隨著政策的放松而進入快速上升通道。
但這些現象通常局限在一線城市以及部分熱點的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由于自身龐大的庫存以及人口的不斷外流,房價難以得到支撐。
水皮認為,近期的樓市調控政策給了購房者更多的喘息空間,他們將擁有更多的時間在市場上尋找更好的房源和更合適的投資方式,這也為房地產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需要打造更好的產品來吸引購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