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樓市調控新政發布“滿月”,監管層對房企違法違規現象打擊力度進一步加大。
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期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行為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并公布了一批違規失信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北京市住建委也集中開展了在售商品房項目和房地產中介機構執法檢查工作,于近期通報了多起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整治行動中發現的房企捂盤惜售、哄抬房價等多種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的行為。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引擎之一,房地產業走過“黃金十年”,行業總量名列前茅,行業內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但多數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缺失狀況卻與行業發展速度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社會科學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房地產業企業社會責任狀況堪憂。2012年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得分墊底;2013年房地產開發業社會責任得分處于一星級水平,即最初級起步水平,位列倒數第四;2014年仍處于各行業中下游水平,企業社會責任管理與信息披露水平提升空間巨大;2015年行業社會責任整體水平雖有提高,但仍處于起步階段,31家樣本企業中竟無任何一家出現在社科院五星級(企業社會責任狀況最優等級)企業名單中。
從行業發展角度看,房地產業轉變進程和市場環境倒逼行業內企業需要在社會責任方面快速趕上。發達國家房地產市場進程表明,經歷了短期經濟極速增長發展的市場都有經典的共性特征,行業都從最初關注數量規模的擴大到注重質量的提升,從以基礎設施為中心到以人為本的發展思路轉變。
而現階段在我國,房地產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機制缺失、信息透明機制缺位正是阻礙行業發展的隱性因素。北京市住建委披露的一批捂盤惜售項目,其中不乏一些千億規模的龍頭企業。我愛我家等一些知名房地產經紀機構也存在眾多違法違規行為,還有不少企業發布虛假房源信息、通過炒作不實信息造成恐慌氣氛刺激消費者沖動購房,這些現象都成為了阻礙行業發展的隱性因素。
從經濟價值角度看,房企短視眼前暴利,忽視了社會責任其實是一種長效投資。眾多房企的違法違規行為,侵害消費者切身利益,都是企業短視眼前暴利,忽略負面社會影響對企業發展、行業進步帶來的傷害。房企提高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創新盈利模式,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與服務,這些都是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企業的長效投資。
10月初,北京土地市場施行新的土地拍賣政策即“限房價、競地價”。告別了地價買地、高價賣樓的暴利時代,原來簡單的數學題邏輯被打破,已經習慣了的行業高額利潤空間被壓縮了。躺著也能賺錢的好日子不復返,一些企業在“低利潤”時代的創新盈利模式上犯難了。
盡管“限房價、競地價”將價格上限鎖住,但只要在建安成本、產品創新、營銷成本等方面動動腦筋仔細測算,房企仍然可以保證一定的利潤空間。然而,長期的社會責任缺失,使得部分房企只看得上“大錢”看不上“小錢”,持續盈利能力差。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房地產中心主任Albert Saiz教授指出,有社會責任感的地產投資與開發應該秉承創造社區,并為社區帶來積極正面社會影響力的價值觀。這要求房地產企業擁有強大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文化能力。
提升房地產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意識,加大監管力度應先行。應盡快建立房地產行業信用體系,建立統一規范的房地產企業誠信檔案,將履行社會責任情況作為其中重要參考指標。建立嚴格的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誠信檔案的信用記錄應直接影響房企未來在土地開發、業務拓展等方面資格審查,增加企業在缺失社會責任行為方面的違法違規成本。形成常態化的違法違規案件披露機制。不讓任何企業抱有僥幸心理,切實保護消費者利益,促進行業穩步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