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17地市,84個縣市中,每個城市城區有多少人口?將來哪些城市在人口規模上將有新的突破,你老家的縣城會升級嗎?昨日省政府公布《山東省設立新的中小城市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今年年底,我省將確定30個試點城市,這些試點城市將在2020年完成人口規模的升級,另外還將有10個試點鎮,將被培育成新生小城市。這些試點的城市中,租個房子或有穩定職業,即可落戶。
大城市從7個增至12個
《方案》中曬出了省內各個城市城區人口數量,目前山東省內有7個大城市,其中城區人口在300萬人—500萬人的I型大城市有兩個,分別是青島(338.27萬)和濟南(303萬),城區人口在100萬人—300萬人的II型大城市有5個,分別是臨沂(208.58萬)、煙臺(178.95萬)、淄博(167.7萬)、濟寧(139.88萬)和濰坊(128.42萬)。
根據試點方案,我省將從城區人口50-100萬的12個中等城市中,選取5個城市進行試點,到2020年培育成為1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而目前省內人口在50萬人到100萬人之間的中等城市有12個,分別是棗莊、威海、濱州、德州、聊城、菏澤、東營、日照、泰安、萊蕪、即墨、新泰。
將10個鎮區培育成小城市
而人口在20萬人到50萬人的I型小城市有39個,包括平度、諸城、膠州、鄒平、榮成、萊州、滕州、萊陽、壽光等,我省將從這些城市中選取10個縣(市)進行試點,到2020年培育成為50萬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
20萬人以下的Ⅱ型小城市有43個,包括茌平、乳山、博興、莒縣、東明等,這些城市中將有15個縣(市)被選中進行試點,到2020年培育成為20萬人以上的Ⅰ型小城市。
除了擴大大城市及中小城市的數量,山東還將培育小城市的生力軍,下一步將選擇部分非農就業達到75%的鎮,培育設立10個以上鎮區人口超過10萬人,地方財政收入超過10億元的新生小城市;培育30個以上鎮區人口超過5萬人,地方財政收入超過5億元的重點示范鎮,進行小城市試點。
試點城市租房、就業均可落戶
為了吸引更多人口向城市遷移,試點城市將全面放開試點城市落戶限制。凡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或合法穩定就業的人員,本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均可以申請登記常住戶口。努力推進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擴大公租房對農業轉移人口覆蓋范圍。積極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將符合條件的農村新型社區納入城鎮化管理,促進農村人口就地就近向城鎮轉移。
此外,試點城市將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城市管理執法等城市管理職能,2017年年底前整合形成統一的數字城管平臺。開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社會誠信等城市管理全要素數據采集整合試點,2020年實現多部門公共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
今年12月確定試點城市
根據方案,試點期限為2016—2020年,分為試點申報、名單公布、年度評估、總結推廣四個階段。其中,試點申報是在2016年9-10月。2016年12月,省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省直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對申報試點城鎮進行定量定性打分評估,形成初審意見報省政府審定后,公布試點城鎮名單。
2017-2020年,我省將對試點城市進行評估,建立年度評估機制,將中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推進情況,納入新型城鎮化考核。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定期評估,達到發展目標要求的繼續享受扶持政策,達不到要求的退出試點名單。
關注
到2020年建100個左右特色小鎮
記者從省政府獲悉,到2020年,我省將創建100個左右產業上“特而強”、機制上“新而活”、功能上“聚而合”、形態上“精而美”的特色小鎮,成為創新創業高地、產業投資洼地、休閑養生福地、觀光旅游勝地,打造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特色小鎮是區別于行政區劃單元和產業園區,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臺。特色小鎮將以產業為基礎,一業為主,多元發展;圍繞打造創新創業載體,做大做強主導產業,主導產業稅收占特色小鎮稅收總量的70%以上。
特色小鎮規劃應符合城鎮總體規劃,并與經濟社會發展、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旅游發展等相關專業規劃有效銜接。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起步階段建設面積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將城市設計貫穿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全過程,塑造特色風貌。特色小鎮實行自愿申報,申報每年組織1次,按照創建內容,凡具備創建條件的均可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