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三区二区一区,国产一区丝袜,97视频精品,伊人激情综合网

 
微信公眾平臺
  • 微信掃碼關注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登錄/ 注冊
您的位置:滕州房產網 > 資訊 > 房產快訊

企業主重復多年前的吐槽:還不如買房

2016-08-30

       8月29日,招商蛇口和華僑城聯合體以310億元刷新了全國地王紀錄成為焦點。據媒體報道稱,僅今年上半年全國就先后涌現兩百多宗地王。

  地王頻出背后,是居民對買房持續的熱情。央行最新發布的7月金融數據顯示,新增人民幣貸款4636億元中,幾乎全部是住戶貸款尤其是個人住房貸款。

  此外,央行發布的另一項金融數據也引發了市場的熱議,7月份狹義貨幣M1與廣義貨幣M2增速之間形成的“剪刀差”再度擴大。對此,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的解釋是,大量的貨幣發行出來以后并沒有能夠迅速地拉動經濟,這些錢一直停留在企業的活期存款賬戶上,從而形成M1和M2的逆剪刀差。隨后發改委官網也撰文指出盡管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創歷史新高,但大量貨幣并未進入實體經濟。

  多年前由溫州炒房團掀起的全國炒房熱導致的實業“失血”似乎在重新上演。

  中國的錢去哪兒了?中國是否已經陷入流動性陷阱?記者尋訪溫州、北京、東北等多地企業家、銀行、居民,企業持幣觀望背后,是投資回報率不高、方向感的缺乏。與企業貸款負增長相反的是,以房貸為主的居民中長期貸款持續增長。有分析認為,這顯示出經濟內生需求不足且地產泡沫加大,今后信貸增長壓力仍大。

  “房產投資比做實業賺錢快”

  “現在很少為了擴大生產而去貸款,行業不景氣,沒有很好的盈利模式,不敢貿然貸款”,北京南澤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翟敏告訴記者。

  盡管在智能停車場行業打拼5年有余,與拿到風投補貼的創業公司相比,翟敏只能做智能停車燒錢大戰的旁觀者,盡管憑借較早進入行業的經驗扎實做業務,但公司經營狀況卻不可避免出現下滑。

  溫州一位做打火機制造起家的企業家黃發靜也表示,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巨大,企業思考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活下去,此外,從前熱衷于搞多元化投資的企業現在也逐漸停止了盲目投資的步伐,如今的房地產、股市波動都很大,加之處于新舊行業交替期,很多企業對投資缺乏方向感,更多持觀望態度。

  數據也在佐證翟敏、黃發靜們的感受。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7月份4636億元新增貸款中,幾乎全部是住戶貸款尤其是個人住房貸款,而非金融企業貸款減少26億元。

  央行負責人對此現象指出,從企業部門貸款看,在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特別是“去產能”、“去杠桿”背景下,企業總體信貸需求沒有住戶部門那么旺盛,但同時盛松成也提到,不宜過度解讀個別月份的貸款數據。

  經濟下行之際,翟敏嘗試過各種投資方式。“辛辛苦苦做實業,利潤不過10%,跟無意中買房賺4倍的收益沒辦法比較”,翟敏對記者表示,她從2000年進入互聯網行業,十幾年來無意中購買了幾套房產,房產投資賺錢雖然也有風險,但要比做實業賺錢快又容易。

  如今的翟敏偶爾也會去看房,尋找合適的房源來做投資。這背后是作為小企業主脆弱的安全感。這幾年,隨著主業受到經濟下行壓力和創業公司補貼的沖擊,翟敏四處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投入到互聯網金融、股票、基金的資產最終都血本無歸。“對普通小企業主,普通百姓來說,還是買房握在手里最安全,最差也就是漲得慢,但至少保本”。

  “銀行的錢出不去趴在賬戶上”

  企業貸款意愿不足背后,銀行也過得并不輕松。

  “很多時候,銀行的錢出不去,只能趴在賬戶上”,遼寧本溪市一家國有銀行從事對公貸款的工作人員顧鑫(化名)告訴記者,由于政策上的行業指引限制資金流入產能過剩行業,以及銀行不良率在攀升,導致了銀行對于部分行業的惜貸現象。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81%,同比上升0.31個百分點,較年初上升0.14個百分點。

  “銀行的好日子早已過去。”顧鑫所在的本溪,有“煤鐵之城”之稱,經濟轉型之前當地經濟主要靠鋼鐵公司支撐,而如今,在去產能的指揮棒下,昔日的貸款大戶鋼鐵企業,如今作為產能過剩行業貸款額度嚴重壓縮。

  顧鑫舉例說,以往做一家鋼鐵大戶就能完成全年任務。而如今,鋼鐵企業對貸款的需求沒有那么多,貸款額度會壓縮,可能從原來的每年貸200億壓縮60億,這60億可能放到鐵路、高速公路、農副產品等民生相關的行業。

  對于非金融企業貸款的減少,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在其發表的文章中認為,非金融企業減少貸款,有三種可能:一是銀行資金緊張,無款可貸;二是銀行有錢但惜貸;三是銀行有錢但企業不愿意借錢。

  劉勝軍認為,銀行流動性并不緊張。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在2011年底創下21.5%的歷史高位以來,目前已六次下調,降至17.5%。由于2015年以來連續降準降息,貨幣政策更趨寬松。銀行“不差錢”的直接體現就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水平的回落。目前,該利率已從2013年“錢荒”時的9%回落到3%左右的水平。

  中國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明確指出,“現在銀行間利率已到2%左右,是多年來較低水平,銀行超額儲備率也在上升,說明流動性并不短缺,短缺的是投資信心。”

  既然銀行不差錢,銀行的錢出不去,更多的是企業不愿借債或者銀行不愿放貸。一般而言,企業不愿借債是因為投資回報率低于貸款利率。從當前情況來看,這是一個現實的原因。畢竟,中國現存的嚴重產能過剩壓低了投資回報率,劉勝軍援引來自中國經濟數據庫中摩根士丹利研究的數據,目前投資回報率從10%以上回落到6%左右。

  “確實在經濟下行壓力,加上銀行不良率攀升的大背景下,地方一些銀行會出現惜貸、抽貸的情況”,顧鑫告訴記者,所謂惜貸就是銀行出于不良率等顧慮不愿把錢借給企業,而抽貸則是在還未到協議規定的還款期限期間,銀行認為企業經營出現問題了,要提前收回貸款。

  居民房貸成新增貸款主力

  一邊是持觀望態度的企業主和對過剩行業惜貸的銀行,一邊是熱衷于高價拿地的房地產商和瘋狂買房的居民。

  “我除了繼續做好實業之外,其實一直在看房,北京的住房用地有限,身邊朋友買的房子不到一年時間里,從460萬漲到600萬,差不多是30%的凈利,跟辛苦做實業的收益根本沒法比”,北京一位經營一家互聯網公司的企業主魯麗(化名)說。

  魯麗僅僅是北京房地產投資客的一個縮影。隨之而來的是,居民房貸成為新增貸款的主力。

  4773億,這是央行公布的數據中7月份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的數額。 新增的4773億居民中長期貸款背后,是一線城市為代表的房地產回溫。

  中信固收團隊指出,新增的居民中長期貸款為4773億元,占比水平創歷史新高,居民中長期貸款是購房的主要資金來源,這顯示出經濟內生需求不足且地產泡沫加大,隨著房市全面降溫、地產增速下滑明顯,信貸增長壓力仍大。

  針對貸款投向結構問題,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從住戶部門貸款看,今年增長確實比較突出,當然主要與不少城市房地產市場升溫有關,前7個月平均每月個人中長期住房貸款接近4000億元。

  “有時候炒房比做幾年生意都合適,好房源要碰機會,視而不見真的過去了”,如今的魯麗有意重新關注樓市,作為中國最會賺錢的商人群體,魯麗還是覺得,回憶過去所有投資方式,房地產依然是最能保值、最正確的投資方式。

  對于近期頻頻刷存在感的地產開發商而言,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在市場火爆期,手中有錢的開發商,必須花出去,這跟將買菜錢換成股票的股民心理相似。對于開發商資金面的變化,他援引數據稱,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5361億元, 同比增長5.3%。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79881億元,同比增長15.3%。“顯而易見,開發商的融資絕對值與增速,雙雙遠高于花錢的絕對值和增速,開發商手中的錢越來越多,于是急著要換回面粉,擴大再生產。”

  楊紅旭對記者表示:“目前貨幣發放量處于適度寬松狀態,而房地產行業景氣度較高,導致資金流向房地產。7月份信貸數據佐證了這一點,此外,近兩年房地產貸款增速超過整體貸款增速。”

  房貸被視為銀行優質資產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升值2倍,我就賣了房,帶上600萬回家養老”,在恒大地產某售樓處,前來簽約購房的80后、90后熱鬧地討論著購房這一話題。

  根據恒大公布的7月未經審核的運營數據,恒大7月合約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430.1億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205.0%,較去年同期增長37.2%。這樣的速度遠遠超出中國GDP上半年6.7%的增速。

  恒大在8月9日公告中透露,將2016年度銷售目標上調至3000億,較之前的2000億目標增長50%。這一數據比寧夏2015年全年的GDP還要多。

  如此規模的銷售背后,是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的火熱。而杠桿的提高,成為這一輪房市熱潮的起點之一。“新房首付只要20%,用5倍杠桿享受今后的房價上漲紅利”,一位房地產中介告訴記者。

  銀行正成為支撐狂飆樓市的“錢袋子”。除了央行信貸數據,各大銀行的財報也在傳遞著房貸增長的信號。

  8月25日、26日,建行、農行分別公布上半年業績。作為傳統的個人房貸供給大戶,建行今年上半年在個人房貸投入上領跑。數據顯示,隨著房地產銷售的火熱,建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和新增均保持同業首位,上半年新增個人住房貸款4077.82億元,同比增幅14.7%。上半年農行新增個人住房貸款超3110億元,同比增幅16.11%。

  不過,相比之下,公司類貸款的投放則顯得非常冷清,甚至出現同比增速大幅放緩的跡象。數據顯示,上半年建行公司類貸款較上年末僅新增627.96億元,增幅1.09%;農行則較上年末新增1175.58億元,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卻少增超2000億元。

  與貸款給中小企業需要承擔的風險相比,房貸確實算是銀行貸款的優質資產。一位國有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尤其是一手房幾乎沒有不良率出現,只要不爛尾,后期銷售順利,那么對銀行來說不存在太大風險”。

  專家建議警惕高杠桿風險

  “我和父母在京的兩套房賬面資產過千萬,但其實毫無幸福感”,在北京工作的鄭思遠告訴記者。在鄭思遠看來,兩套房都用于自住,每月要還房貸,房價一直在漲,但剛需住房又不能賣。

  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國和日本的居民房貸余額均開始回落,只有中國持續上升,并于2014年超過日本。對此近期已經有多位經濟學家和分析師發出警告。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巴曙松在最近的公開演講中再次提到中國居民杠桿率的問題。

  巴曙松給出一組數據顯示,中國的居民杠桿率近年來增長非常快,從2005年的17.1%猛增到2015年的39.9%,2016年這個數字估計會超過43%,到44%。每一輪房價的上漲,都伴隨著居民杠桿率持續提升。

  中國居民房貸收入比增長非常快,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中國在2015年底的居民房貸收入比已經高達0.46,已經超過日本的泡沫時期的水平,而且目前仍在飛速上升,如果房貸增速維持在25%到30%的水平,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房貸收入比會達到美國次貸危機時期的水平。

  “經濟規律是不可違背的,但誰也不知道泡沫什么時候破”,鄭思遠這樣告訴記者。不少購房者都有和鄭思遠類似的憂慮,但看著不斷上漲的房價,入市者依然踴躍。

  房貸猛增與多個熱門城市為遏制地價、房價快速走高醞釀重啟“限購”成為近期的熱點,新華社昨日發文,憂慮高杠桿風險是否能得到遏制,認為“限貸”與“限購”一道的調控政策“勢必將對猛增的房貸特別是炒房背后的房貸需求起到抑制作用,同時將平衡抑制資產泡沫和房地產去庫存之間的關系”。

  上海似乎已有苗頭。據外媒報道,上海市考慮收緊房地產政策。上海市住建委昨日回應稱,近期本市房地產市場交易量雖有上升,但交易秩序正常,總體保持平穩。關于近期社會上有關購房信貸新政的傳言,市住建委明確表示,沒有研究過此類政策。

最新樓盤

| 更多樓盤
  • 國資·公園里

    國資·公園里

    待更新

  • 城建·梁庭春曉

    城建·梁庭春曉

    待更新

  • 億恒·和暢園

    億恒·和暢園

    待更新

  • 國資·龍云晟景

    國資·龍云晟景

    待更新

熱門推薦樓盤
發布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河市| 定襄县| 西青区| 盐边县| 高雄县| 开江县| 汽车| 拜城县| 巨鹿县| 新巴尔虎左旗| 青冈县| 宽城| 石柱| 临澧县| 万载县| 紫阳县| 剑阁县| 浙江省| 吉首市| 澳门| 石阡县| 柳江县| 沙田区| 增城市| 普兰县| 顺平县| 伊吾县| 客服| 潞城市| 铁岭市| 友谊县| 额尔古纳市| 新化县| 洪洞县| 洪泽县| 西乡县| 闵行区| 绥江县| 西乌珠穆沁旗| 赞皇县| 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