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地房地產庫存狀況來看,房地產投資依賴程度最為嚴重的省市,恰恰面臨著巨大的去庫存壓力,顯現了經濟反被房地產投資拖累的惡果。
投資是穩增長利器,房地產投資又是固定資產投資的支柱之一,因此,多年以來中國許多省市的經濟都高度依賴房地產投資。而這也導致了部分省市房地產市場庫存過高難以消化,地產投資增速因此大幅下滑,所依賴的地產投資路徑難以為繼。
記者通過統計全國31省市(區、直轄市)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后發現,固定資產投資中對于地產投資依賴度排名前十的省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海南、廣東、遼寧、重慶、浙江、貴州、福建、江蘇。其中上海、北京、海南三地的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的比重均高達50%以上。
若從房地產投資占GDP比重來看,排名前十的省市則是:海南、貴州、云南、重慶、寧夏、安徽、福建、四川、浙江、河北。這一比重中海南的依賴度最高,此外貴州、重慶、福建、浙江也“兩榜題名”。
而記者通過統計全國30個主要城市房地產投資依賴度發現,固定資產投資對地產投資依賴最嚴重的前十名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中山、濟南、深圳、珠海、佛山、蘇州、西安、惠州;而GDP對地產投資最為依賴的前十大城市分別是:貴陽、福州、西安、鄭州、珠海、濟南、合肥、廊坊(24.04%)、廈門、武漢。對房地產投資依賴癥最嚴重“兩榜題名”的城市分別是:西安、珠海、濟南。
從當地房地產庫存狀況來看,房地產投資依賴程度最為嚴重的省市,恰恰面臨著巨大的去庫存壓力,顯現了經濟反被房地產投資拖累的惡果。
海南、浙江、貴州:長期依賴地產 地產投資增速開始下滑
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發展對房地產投資的依賴度,有兩個指標,一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二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占GDP產出的比重。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長會、房地產業專家胡志剛認為,每個城市每年房地產開發投資不應超過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5%。有的地方占40%、50%比重的固定資產投資都在做房地產,這個城市的產業結構畸形,會出現地產泡沫。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則控制在10%以內比較合理。
顯然,大部分省市已經遠遠超出了地產投資依賴合理值。
記者獨家統計發現,31個省市中,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占比固定資產投資超過25%的省市有6個,分別是上海、北京、海南、廣東、遼寧、浙江;而房地產投資占GDP比重,則有22個省市均超過了10%。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項指標均超過合理值的省份分別是海南、浙江,而這兩個省份多年來一直都是嚴重依賴房地產投資的地區。同樣嚴重依賴房地產投資的還有貴州,GDP對房地產投資依賴度達到21.71%。
海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1~12月,海南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0.7%,比2014年同期提升3.6%。而今年上半年末,這一比例繼續提高到了51.14%。去年全年,海南房地產開發投資對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85.4%,拉動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過度依賴房地產開發投資,導致市場出現大量商品房擠壓現象。
海南省官方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海南省商品房庫存量約4100萬平方米,消化期約50個月,其中商品住宅庫存消化期約45個月,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商品住宅庫存消化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13個縣市,樂東縣消化期長達117個月。
在高庫存壓力下,海南去年底便有開發商降價促銷。再加上今年以來當地政府出臺的系列去庫存新政刺激,海南房地產銷售有了較快增長,但仍需要消化27個月。而且庫存還在增加。截至今年7月份,海南省待售面積1334.9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6%。前7個月,海南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6.7%,增幅同比回落17.8個百分點。
而在上半年長三角熱門城市房地產市場火爆態勢下,浙江房地產投資增速卻是負增長,為-0.8%。而同樣是長三角區域的江蘇,房地產投資增速卻從2015年的負增長逆轉為上半年8.1%的正增長,上海更是保持了2015年以來的8%以上增長。房地產投資的持續負增長已經成為拖累浙江民間投資和浙江經濟的一個重要原因。
北京、上海、深圳:房地產投資高 占GDP比重有限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獨家統計的30個主要城市房地產投資依賴度排行榜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對地產投資依賴度超過25%合理值的城市有20個,前10名分別是上海、北京、中山、濟南、深圳、珠海、佛山、蘇州、西安、惠州。而GDP對地產投資依賴度超過10%合理值的城市則有28個,前10名分別是貴陽、福州、西安、鄭州、珠海、濟南、合肥、廊坊、廈門、武漢,多屬于當前樓市火熱的二線城市。
綜合兩個榜單,城市地產投資依賴癥最為嚴重的城市分別是西安、珠海、濟南、貴陽、福州。其中,西安房地產投資占GDP比重為31.48%,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37%。
就在熱點二線城市樓市火爆之際,西安樓市卻是不溫不火。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在全部100個城市6月份房價對比中,西安在第60位,在各省會城市房價中處于中下游水平。
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西安商品房待售面積為284.96萬平方米,較6月末有所減少,但仍同比增長57.7%,去庫存周期為17個月。西安市統計局2016年西安居民購房需求報告顯示,調查中,當問及被訪者和家人在西安的購房計劃時,5年內計劃購房的被訪者不到三成,76.6%的被訪者沒有購房計劃。
2014年開始至今,貴陽市已經在樓市去庫存的道路上行進了3年。在此期間,最高的樓市去化周期最高時曾經達到20個月,而目前基本穩定在17個月左右,雖然處于合理可控的范圍,但去庫存周期還是略長。
根據某房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貴陽市庫存量同比增長28.3%,在70個城市中增幅排名第11位,庫存總面積為653萬平方米。近6年時間貴陽市新建商品房供應量一路上漲從100多萬平方米一路上升,目前正處于歷史高位運行。而濟南商品房庫存量則同比增長34.6%。
雖然北京、上海、深圳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分別高達59.96%、53.03%、49%,但這三個城市房地產投資占GDP投資的比重卻不高,分別為13%、14.08%、7.16%。“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并不能完全說明一個省份對房地產的依賴度,因為像上海和北京這樣的中心城市,基建和工業投資的空間已經不大,地產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占比高,但占GDP比重相對有限。”有專家指出。
在直轄市中,天津的經濟表現較為健康。上半年,天津市固定資產投資高達7074.14億元,遠超過上海的2810.53億元,亦超過北京的3030.93億元。而天津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僅17%,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為14.14%。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天津近幾年發展迅速,在京津冀一體化戰略下,一大批項目先后落戶濱海新區等區域,因此工業投資一直很高。同時由于不具備一線城市對全國的輻射力和吸引力,因此房地產市場投資吸引力有限。
東北三省、山西:地產投資依賴度低
但庫存高企并非房地產投資依賴度低,就代表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健康。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統計,今年上半年遼寧房地產投資占GDP比重為11.24;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則較高,達到31.29%。黑龍江、吉林、山西的房地產投資依賴程度則都較低。黑龍江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11.45%,占GDP比重為5%。吉林這兩個數值分別是5.79%、5.19%。山西稍高,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及GDP的比重分別為11.95%、9.26%。
然而,這些在房地產投資依賴度排名中墊底的吉林、黑龍江、山西等地,卻仍在遭受著資源枯竭后的經濟消退和轉型困頓期,同時面臨著商品房市場銷不動、房地產投資負增長的壓力。
遼寧省發改委在其官網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遼寧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00.7億元,同比下降58.1%,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增速同比下降31.5%。自2014年底以來,遼寧這兩個投資增速一直都是負數。
8月15日,遼寧省委政研室(改革辦)副主任李方喜表示,遼寧房地產庫存去化周期將進一步縮短,住宅類商品房去化周期將控制在12~18個月以內。而吉林則在爭取利用2~3年使房地產庫存處于合理水平。
其實,從全國范圍來看,房地產市場正在進入調整期,這意味著銷售放緩、投資增速減慢將是大概率事件。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已連續3月處在下滑通道。今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5361億元,未剔除通脹因素下同比增長5.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36981億元,增長4.5%,增速回落1.1個百分點。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約為三分之二。
分區域來看,各區域之間依然較為分化,中部地區增速處在上升趨勢,而東部地區受調控因素影響已經受到沖擊,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放緩。西部地區也處在下滑趨勢。
而對于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房地產投資的地區而言,受益于房地產上升周期下的經濟短暫繁榮,恐怕也將在房地產下行周期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