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相關管理意見:①要求各地核驗房源信息,已出售或出租的房屋,要在合同簽訂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將房源信息撤除;②中介機構不得為不符合交易條件的保障性住房等房屋提供中介服務;③不得將金融服務與其他服務捆綁等。
“住建部在出臺這一規定之前,也征求過我們的意見,作為品牌中介,我們很贊同,也很支持。”行業人員稱,一直以來,中介行業一直缺少統一的規范,同時隨著互聯網、互聯網金融的介入,產生了很多問題,“像金融服務這方面,前段時間發展得很快,個別中介公司也在這個問題上因存在問題被處罰,我們認為金融服務應該由客戶自由選擇,而不是捆綁。”陳浩說,前兩條規定都涉及到核驗房源的問題,每個中介企業都應該做到。
業內表示,住建部發布的三條意見中,像將金融服務與其他服務捆綁,雖然已經處罰過相關公司,但現在仍有個別中介在做,其原因是市場有這方面需求。“現在都是置換型客戶,貸款流程都很長,如果房東和客戶都是置換型,從交易到過戶至少需要半年時間,所以短期借貸的情況比較多。”關于前兩條規定,王超稱,他們公司也一直明令禁止,也不是什么難做到的事。
業內認為:這次《意見》出臺也是抓住今年上半年市場中暴露的一些問題提出服務制度上的完善管理。意見提出的幾點是要求企業提高服務的專業性、規范性,同時注重中介服務的安全性,合規合法的經營相關業務,在安全的基礎上給客戶帶去高效和愉悅的體驗。同時,規范的大型房產中介企業應有規范的服務標準和培訓體系,增強業務部門的業務水平和能力,通過企業誠信經營,提升用戶體驗和提供優質服務來贏得更多委托客戶的信賴。“實名服務、真實信息、規范操作、安全交易是中介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中介企業應該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規范作業。且隨著規范制度完善,也更有利于打造健康的行業生態圈,從而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
專家表示,此次政策出臺,實際上和此前發展租賃市場等政策有密切關系,尤其是中介市場本身存在各類問題,住建部提出此類政策,符合市場導向,對于規范市場交易有積極的作用。
對于各地核驗房源的要求,其實是因為現在部分中介市場假房源太多,所以政策需要打壓。其實很多中介門店的櫥窗展示的房源,基本上都存在很多水分,換而言之,建議近期各地中介行業協會做一個調研,對于門店抽查三套房源,如果三套房源均不存在,那么就需要勒令相關中介機構整改。同時此次政策也規定了合同簽訂之日的2個工作日內撤銷房源,這也是為了防范部分虛假或過期房源信息的存在。
在中介機構的業務規范方面,規定不得為部分不符合交易的房源進行交易。這是為了防范部分類似保障房等物業流入市場。當然,后續還需要對此類房源的定價和交易等提供更細致的政策,尤其需要關注此類保障房背后部分房東的換房訴求。政策規定了不得和金融產品和服務捆綁,這也是為了防范各類金融首付貸等問題的出現。對于防范部分中介機構的盲目虛假創新等有積極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這也能夠為后續中介機構的規范經營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