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 1.8%,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已是連續第三個月回落。業內專家認為,豬肉價格漲幅的明顯回落,是影響CPI同比漲幅下降的主因,但非食品價格的普遍上漲,對物價的影響逐漸增加。
生豬價格連跌對CPI影響明顯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7月份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2.8%,影響CPI上漲約0.83個百分點。其中,畜肉類價格上漲11.3%;水產品、鮮果、糧食價格分別上漲5.8%、0.5%和0.4%;鮮菜、蛋價格分別下降4.3%和2.0%。
在各類食品中,豬肉價格同比漲幅明顯回落,對CPI影響明顯。“7月份生豬價格不斷下跌,每公斤下降約2元,8月初才開始企穩。”山東省高青縣萬隆養豬場經理李宗漢說。據農業部監測數據,7月
份第4周全國活豬平均價格18.7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1.1%,至此全國生豬價格已連續7周下降,相比6月上旬已下降2.05元/公斤。
下半年物價仍將平穩運行
業內專家認為,下半年我國食品類價格缺少上漲動力,但我國經濟新舊動力轉換趨勢日漸明顯,服務業發展加速,大宗商品價格穩中有升,綜合來看,預計下半年物價仍將平穩運行。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說,下半年非食品價格漲幅將繼續保持平穩,旅游、服務類價格將穩定上漲,貨幣流動性對物價的抬升作用上半年已經顯現,進一步推高CPI的作用有限,預計下半年CPI運行將趨于平穩。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田國強認為,由于當前物價水平相對比較穩定,還存在一定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空間。可實施更加積極的結構性減稅、減費政策,以對沖人口、土地成本剛性上漲對企業的負面影響。
有分析認為,如果數據顯示CPI與PPI再度出現同步走低的狀況,中國在年內再度降準降息的概率將進一步上升。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對于貨幣政策來講,現在降準或者是降息是有空間的,但是從目前整個宏觀經濟政策來說,沒必要急于降準、降息,目前廣義貨幣M2數量還是不少,我們的增長速度也是在正常狀態下,現在整個狀態不是貨幣政策不給力,而是要加大力度扎扎實實去推動供給側改革。